《精神科检查——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是精神科检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个体在情绪、心境等方面的异常表现。
一、情感性质的改变
1. 情感高涨
患者表现为情绪异常兴奋、喜悦,自我感觉良好,言语增多,活动增多,精力充沛。对未来充满乐观,常伴有夸大观念或妄想。常见于躁狂发作。
2. 情感低落
与情感高涨相反,患者情绪极度低落,忧愁、沮丧、绝望,对生活失去兴趣,言语减少,活动减少,甚至出现自杀观念和行为。常见于抑郁发作。
3. 焦虑
患者表现为过度担心、紧张、不安,伴有心悸、出汗、手抖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焦虑可以是急性发作,也可以是慢性持续状态,常见于焦虑障碍、抑郁症等。
4. 恐惧
患者对特定的对象、场景或处境产生强烈的恐惧情绪,伴有回避行为。常见于恐惧症。
二、情感波动性的改变
1. 情感不稳
患者的情感反应极易变化,喜怒无常,从一个极端迅速转变到另一个极端,没有规律可循。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2. 情感淡漠
患者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兴趣,对他人的关心和问候无动于衷,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贫乏。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晚期及严重的痴呆患者。
3. 易激惹
患者的情绪很容易被激惹,为一些小事而大发雷霆,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常见于躁狂发作、人格障碍等。
三、情感协调性的改变
1. 情感倒错
患者的情感表现与内心体验或所处环境不协调。例如,在悲伤的场合却表现出喜悦的情绪,或者在高兴的时候却哭泣。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2. 情感幼稚
患者的情感表现如同小孩一般,天真、幼稚、肤浅,缺乏成人应有的理智和稳重。常见于癔症或痴呆患者。
最后编辑于 2024-10-13 · 浏览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