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非意愿妊娠,保护生育能力
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
减少非意愿妊娠,保护生育能力
健康报,2024年9月26日(8)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肖冰冰
非意愿妊娠可能导致女性不得不流产,不仅损害身体健康,还可能影响心理健康。反复流产会造成女性生殖器官自身防护屏障的破坏和子宫内膜的损伤,影响胚胎着床,增加患不孕不育的风险。因此,避免非意愿妊娠,减少人工流产对于预防生育力下降,保护生育能力,全面提高女性生殖健康十分重要。
以下几种常见的避孕方法各有优劣,适合不同需求的人选择。
使用安全套: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避孕方式,适合绝大多数人。注意,大家在过性生活时要坚持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一旦安全套使用不正确或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滑脱或破裂,会导致避孕失败,此时应采取紧急避孕措施。另外,对乳胶过敏者不能使用安全套。
服用短效避孕药:通过服用小剂量雌孕激素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从而抑制排卵,起到避孕作用,适合大部分育龄女性。按说明书正确服用,避孕成功率高达98%。短效避孕药需要每天按时服用,漏服会导致避孕失败。年龄超过40岁的女性使用前要向医生咨询,排除禁忌情况。服用短效避孕药可能出现腹胀、恶心、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副作用。
放置皮下埋植剂:将一根含有单孕激素的硅胶棒放置在不常用手臂的上臂内侧,皮下埋植剂通过缓慢释放避孕药物,达到长期避孕的目的,适合大部分育龄女性。它可以随时取出,取出后3~4周女性就能恢复排卵,恢复生育能力。采取这种方法避孕可能出现头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副作用(如果不能耐受可以随时取出)。40岁以上、有不明原因阴道出血的女性,以及有乳腺癌、血栓等疾病的女性不适合采取这种方法避孕。
放置宫内节育器:宫内节育器也叫节育环,目前使用的宫内节育器是放置在女性子宫腔内的避孕小装置,多数以金属、塑料或高分子材料作为支架,带有铜丝或铜套,主要通过阻止受精和受精卵着床来实现避孕。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副作用。放置前,应注意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和不典型性病变等疾病。
服用紧急避孕药:通过服用大剂量孕激素,紧急抑制排卵。适合紧急或意外情况,如发生无防护性行为后、安全套破损滑脱、宫内节育器脱落,是事后的补救措施。需要在发生无防护性行为后的72小时内服药。服药后副作用明显,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乏力、月经紊乱、下腹疼痛、阴道异常出血、异位妊娠等。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大家千万不能把服用紧急避孕药作为常规的避孕方法。

最后编辑于 2024-10-02 · 浏览 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