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世界狂犬病日】科学认识,规范预防

老年病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2024-09-28 · IP 河南河南
879 浏览
img

狂犬病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一旦发病有着近乎100%的死亡率。然而这一可怕疾病是可以通过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避免的。

2024年9月28日是我国第18个“世界狂犬病日”。在“世界狂犬病日”来临之际一起来全面、科学的认识狂犬病,规范进行狂犬病毒暴露后的预防。

一、被狗咬伤有多危险?

狂犬病(Rabies)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在高达 99%的人类感染病例中,狂犬病由犬类传播。 

1、狂犬病既可感染家畜,又可感染野生动物,然后通过咬伤或抓伤(通常是经由唾液)传播至人。

2、患上狂犬病之后病人会怕水、怕风,出现躁狂和麻痹。

3、狂犬病从发病到死亡一般不超过 5 日,死因通常为咽肌痉挛而窒息或呼吸循环衰竭。

4、目前,全世界针对狂犬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狂犬病病死率几近100%。

二、被咬后如何处理?  

1、狂犬病暴露等级判定: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 

Ⅰ级暴露: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Ⅱ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Ⅲ级暴露: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

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 

2、伤口处置与预防接种:

(1)伤口处置包括彻底冲洗和规范消毒处置。

(2)预防接种包括疫苗接种和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越早越好,因为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为 1-3 个月,短不到一周,长则一年,这取决于狂犬病毒进入位置和病毒载量等因素。

(3)分级处置措施:

1)I 级暴露:清洗暴露部位,无需进行医学处置。

2)Ⅱ级暴露:①用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约 15 分钟,伤口冲洗后用稀释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果的皮肤黏膜消毒剂 (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涂擦伤口进行规范消毒处置。②预防接种:及早前往医疗机构犬伤门诊按照 5 针免疫程序或“2-1-1”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疫苗,目前安阳地区主要进行的是 5 针免疫程序。

3)Ⅲ级暴露伤口处置: ①进行彻底冲洗和规范消毒、清创。②预防接种: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接种狂犬疫苗(同时根据伤口及既往免疫情况进行破伤风预防)。③确认为Ⅱ级暴露且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Ⅱ级暴露者其伤口位于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时,按照Ⅲ级暴露者处置。 

三、再次被狗咬伤还要再打狂犬疫苗吗?  

每一次被咬伤,都需要正确规范地冲洗、消毒伤口。发生在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过程中的再次被咬伤,继续按照原程序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全程接种过狂犬疫苗后 3 个月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接种。满三个月及以上时间再次暴露,应在 0、3 天各接种 1 剂疫苗。

四、暴露前预防

对于狂犬病高暴露风险者应进行暴露前免疫,包括从事狂犬病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接触狂犬病病人的工作人员、兽医、动物收容机构工作人员、接触野生动物的研究人员、猎人等。计划前往狂犬病流行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人员也可进行暴露前免疫。暴露前免疫程序为第 0、7、21(或28)天各接种 1 剂狂犬病疫苗。 

五、哪些动物会传播狂犬病?

根据传播狂犬病风险的高低,我们把动物分为三类:  

1、高风险动物:狗、猫、野生或流浪的食肉哺乳动物,如狼、狐狸、獾、蝙蝠等,被这类动物咬伤后,需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处置;

2、低风险动物:牛、羊、马、猪等家畜,兔类(兔形目)和鼠类(啮齿目)。此类动物传播狂犬病的风险极低,除该地区发现此类动物有传播狂犬病的事件发生或不明原因死亡,被此类动物致伤后一般无需进行暴露后处置。

3、无风险动物:非哺乳动物,如禽类、冷血动物、昆虫等。目前为止未发现此类动物自身携带狂犬病病毒,被此类动物致伤后无需进行暴露后处置。

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1、不要随意招惹动物。

2、不要打扰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猫、狗。

3、皮肤有伤口时尽量不要与猫、狗接触。

4、教育小孩若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抓伤后要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并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

狂犬病 (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