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得利珠单抗与乌司奴单抗作为初治生物制剂在中重度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中的疗效比较
背景 维得利珠单抗(VDZ)和乌司奴单抗(UST)均可有效治疗克罗恩病(CD)。然而,两者作为CD患者的初治生物制剂的比较研究较少。
目的 比较真实世界中VDZ和UST在中重度活动期CD患者中作为初治生物制剂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确定与临床疗效相关的预测因素。
方法 回顾性收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使用VDZ或UST作为初治生物制剂治疗中重度CD患者资料。评估治疗14周和52周的临床疗效及治疗52周的内镜疗效和药物维持治疗率,分析治疗52周临床缓解的影响因素,并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共纳入72例CD患者,其中VDZ27例,UST45例;共67例完成14周治疗(VDZ24例,UST43例),57例完成52周治疗(VDZ18例,UST39例)。UST和VDZ治疗14周时的临床应答率和临床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ST和VDZ治疗52周时的临床应答率和临床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ST和VDZ治疗52周时的内镜应答率和内镜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2周药物维持治疗率方面,UST[86.7%(39/45)]高于VDZ[66.7%(18/27)](P=0.0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65,95%CI=0.938~0.993)、治疗14周临床应答(OR=8.483,95%CI=1.699~42.352)是UST患者治疗52周临床缓解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UST作为初治生物制剂在中重度活动期CD患者中的临床和内镜疗效与VDZ相当,但UST治疗52周的药物维持治疗率高于VDZ。年龄和UST治疗14周临床应答与UST治疗第52周的临床缓解存在相关性。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
最后编辑于 2024-09-19 · 浏览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