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癌细胞的“帮凶”:揭秘剪接因子SRSF10如何助纣为虐

发布于 2024-09-19 · 浏览 451 · IP 浙江浙江

在癌症的战场上,我们通常关注那些显眼的“坏蛋”,比如癌细胞本身。但有时候,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角色”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比如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剪接因子SRSF10。你可能要问,剪接因子不就是编辑基因信息的吗?怎么会和癌症扯上关系?别急,让我们慢慢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SRSF10。在细胞的微观世界里,基因信息需要通过一种叫做“剪接”的过程来编辑,以确保正确的信息被传达。SRSF10就是这样一位“编辑”,但最近的研究却发现,它在肝细胞癌(HCC)中竟然扮演了一个“帮凶”的角色。

癌细胞的“教唆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的代智研究员团队在《癌症通讯》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的研究。他们发现,SRSF10能够通过调控糖酵解和乳酸代谢,帮助癌细胞“教唆”巨噬细胞转变为促癌的M2表型。这就好比癌细胞不仅自己作恶,还拉拢了巨噬细胞这个“帮凶”,一起对抗免疫系统,使得癌症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糖酵解:癌细胞的能量工厂

那么,SRSF10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答案在于糖酵解。糖酵解是细胞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癌细胞通过增强糖酵解过程来满足其快速增长的能量需求。SRSF10通过与MYB基因的RNA结合,增强了MYB的稳定性,从而上调了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乳酸脱氢酶A(LDHA)等关键酶的表达,促进了糖酵解过程,使得癌细胞内外乳酸大量积聚。

乳酸:癌细胞的“秘密武器”

乳酸的积聚并非无的放矢,它通过一种叫做组蛋白乳酸化修饰的方式,上调了SRSF10的表达,形成了一个正反馈循环,进一步加强了癌细胞的促癌效应。同时,乳酸还诱导巨噬细胞发生H3K18乳酸化修饰,促使它们转变为抑制免疫细胞的促癌表型。

免疫治疗的新希望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SRSF10在肝癌中的作用机制,还为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通过敲除或抑制SRSF10,可以减少促癌的M2型巨噬细胞,增强抗癌的M1型巨噬细胞,从而有望提高免疫治疗的效果。

结语

在这场与癌症的斗争中,每一个新发现都可能成为我们战胜病魔的关键。SRSF10的发现,让我们对癌症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奥秘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对于想要深入了解的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我建议阅读原文以获得更多详细信息。

参考文献:

Jialiang, Cai., Lina, Song., Feng, Zhang., Suiyi, Wu., Guiqi, Zhu., Peiling, Zhang., Shiping, Chen., Junxian, Du., Biao, Wang., Yufan, Cai., Yi, Yang., Jinglei, Wan., Jian, Zhou., Jia, Fan., Zhi, Dai.(2024). Targeting SRSF10 might inhibit M2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and potentiate anti-PD-1 therap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ancer Commun (Lond), 0(0), 0. doi:10.1002/cac2.12607

恶性肿瘤 (142)

最后编辑于 2024-09-19 · 浏览 451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