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肩胛盂合并喙突骨折及肩胛上切迹移位致肩胛上神经损伤:初见其形,或曾遇而不识

发布于 2024-09-09 · 浏览 5835 · 来自 iOS · IP 浙江浙江

病例信息

男 38岁

高处坠落 左肩疼痛 无麻木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previewplay video


处理分析

关于肩胛盂窝和盂缘骨折

肩胛盂窝和盂缘的移位骨折主要是由**高强度的侧向创伤**引起的。这类损伤具有导致**肩关节慢性不稳定**和**退行性关节病**的高风险,因此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分型系统


1. Ideberg 分型系统(由 Goss 和 Mayo 修改):

  盂缘骨折(IA 型和 IB 型):

    IA 型:肩胛盂前缘骨折。

    IB 型:肩胛盂后缘骨折。

  盂窝骨折(II 型至 VI 型):

   II 型:向下的外力导致肩胛骨的下缘骨折片移位。

    III 型:向上的外力,有时涉及喙突。

    IV 型:横向骨折,肩胛骨分裂成较小的上部和较大的下部碎片。

    V 型:II、III 和 IV 型骨折的组合,分为亚型(Va、Vb、Vc)。

    VI 型:累及整个肩胛盂的粉碎性骨折(完全盂骨折)。


  局限性:此分型系统主要基于**标准 X 光片**,且**仅具描述性质**,在治疗和预后方面的指导意义有限。


2. Bartoníček 分型

  - 基于**3D CT 重建**和**术中发现**进行开发。

  - 五种基本骨折类型:

    上盂骨折:累及上盂窝,骨折线延伸至肩胛骨的肩胛脊上方。

    前盂骨折:前盂缘骨折,有时涉及下盂缘部分。

    -后盂骨折:肩胛盂后缘的撕脱性骨折,通常伴有粉碎性骨折。

    下盂骨折:肩胛盂下部骨折片分离,可能延伸至肩胛体的外侧缘。

    完全盂骨折:肩胛盂的全部关节面与肩胛颈或肩胛体完全分离。


手术方式


前入路

 适应症:肩胛盂窝骨折累及 >20% 或盂下缘撕脱骨折。

  体位:30°的沙滩椅位。

  切口:采用 Leslie 和 Ryan 描述的前腋下切口。

  手术步骤

    注射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以减少出血。

    沿**胸大肌和胸小肌间隙**解剖。

    向内牵引联合肌腱,暴露关节囊,在直视下复位骨折。

    用**克氏针**暂时固定,随后用**2.0 mm 无头空心螺钉**或**皮质螺钉**固定。

    如有必要,使用锚钉修复盂唇

后入路

  适应症:后缘骨折累及 >25% 的肩胛盂,或复杂的盂窝骨折。

  手术技术

    对于孤立的后缘骨折,优先选择Brodsky 纵向切口

    对于累及肩胛骨内侧缘的骨折,使用Gauger 和 Cole 的小手术窗技术。

    内侧骨折片首先复位并固定,作为铰链以更好地操作外侧骨折片。

    钢板固定

      使用**锁定/非锁定直板**固定肩胛骨内侧脊。

      使用**迷你钢板**进行外侧骨折片的复位,随后用**非锁定的三分之一管状钢板**支撑肩胛盂颈和盂窝。


术后护理


影像学检查:术后通过X 光片和CT 扫描评估复位质量。

疼痛管理:充分的疼痛控制对于开始康复训练至关重要。

康复计划

  一旦疼痛得到控制(VAS 评分 2-3),开始进行**被动和主动运动**。

  鼓励患者锻炼同侧肘部、手腕和手指。

  避免使用患肢提重物,至少6 周

  骨折愈合后,6 周后开始**逐步增强力量**的训练。

总结与讨论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img

肩胛盂骨折合并喙突移位经过三角肌胸肌入路,复位关节盂及喙突,单根空心钉由上至下固定。术后CT复查

img


img



img

面对复杂的肩胛骨骨折 肩胛骨体骨折,肩峰骨折 关节盂骨折碎块呈现梅赛德斯奔驰logo 形状,其中一个骨折块累积喙突移位,由于喙突是肱二头肌短头 喙肱肌起点和胸小肌止点,在肩胛上切迹和肩胛上横韧带之间有肩胛上神经走过,是骨折难以复位及固定的焦点。经讨论,决定重点处理连带喙突的关节盂骨折块的复位固定 手术采用三角肌胸肌入路,显露关节盂前方,复位喙突及关节盂,由上至下空心钉固定。关节盂后骨折块未处理,术后CT检查骨折复位满意。术后患者有轻度疼痛,手部肘部活动感觉正常,肩部无感觉障碍,肩关节主动外展 外旋困难 问题:一 其余肩胛骨骨折还需要切开复位 内固定吗 二 肩关节外展外旋不能原因何在,是骨折未愈还是肩胛上神经瘫痪?如何进一步治疗

preview
此视频仅专业人士可见
去登录


preview
此视频仅专业人士可见
去登录

肩胛上神经是上肢的混合神经,在肩部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肩胛上神经与肩部疼痛和上肢无力相关,其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解剖学


肩胛上神经及其肌肉神经支配


肩胛上神经起源于臂丛上干,主要来自 C5 和 C6 神经根,偶尔也有 C4 的贡献。它穿过颈部后三角,越过肩胛骨上部,并沿肩胛舌骨肌横向下降。神经穿过肩胛上韧带下方的肩胛上切迹,进入冈上窝,支配冈上肌。之后,神经绕过肩胛骨棘突,穿过肩胛冈脊状切迹进入肩胛冈下窝,支配冈下肌。此外,肩胛上神经还为肩胛肱关节和肩锁关节提供感觉支配。


病因


肩胛上神经受压的常见部位


肩胛上神经麻痹最常见的原因是神经受压导致的压迫性神经病变,通常发生在肩胛冈上脊状切迹和肩胛冈脊状切迹处。其他病因包括:


创伤:肩胛骨、锁骨或肱骨近端骨折可能严重损伤肩胛上神经。

术后并发症:开放式和关节镜式肩部手术均可能导致神经损伤。

肩胛骨运动障碍:肩胛骨运动异常可能导致神经麻痹。

占位性病变:肩部附近的肿瘤、囊肿及其他病变可压迫神经。

全身性疾病:在罕见情况下,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可能导致神经麻痹。


临床表现


患者通常在肩部上方或后外侧感到钝痛,疼痛可能辐射到手臂或颈部。涉及跨身体内收和内旋的活动可能加剧疼痛。如果神经损伤发生在肩胛冈脊状切迹远端,疼痛可能不明显。大约 40% 的病例涉及相关肩部创伤,尤其是从事重复性过顶活动的运动员,可能还会报告肩部不稳定。


肩胛上神经麻痹的典型临床症状为冈上肌和/或冈下肌萎缩,约 80% 的病例会出现此症状。如果损伤发生在肩胛冈上切迹近端,两块肌肉均会萎缩,而远端损伤则仅影响冈下肌,冈上肌保持完整。


肩胛上神经拉伸试验 可帮助评估神经受累情况:患者将头部向外侧旋转,远离患肩,并缩回颈部;如果此动作加剧肩部疼痛,则测试结果为阳性。


诊断


神经传导研究和肌电图被认为是诊断肩胛上神经麻痹的黄金标准。潜伏期延长、振幅减小、颤动电位和正尖波等发现表明神经受压和失神经支配。影像学检查(如 X 射线、CT、MRI 和诊断性超声)有助于排除骨创伤并定位损伤。在肩胛上切迹或肩胛冈脊状切迹处注射麻醉剂后,如果疼痛立即缓解,这进一步支持了诊断。

骨折 (1330)
纠错
icon骨科青年 推荐
icon杨庆运骨伤科医生 已点赞

最后编辑于 2024-09-19 · 浏览 5835

9 9 14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视频效果NaN
临床实用性NaN
操作规范流畅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9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