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从大乱到大治谈谈我们为什么不允许医护做自媒体科普

丁香评论员 · 最后编辑于 2024-09-06 · 来自 Android · IP 北京北京
1548 浏览

  本来要写信息系统建设的,看眼下医生自媒体如火如荼的,我来聊聊为什么我们不允许医生做自媒体科普。

  我们不允许医生做自媒体科普大概从有2017年开始的。我们院也不做任何线上文字及音视频性质的科普。

  我们院有科普月度和周度计划,医生是必须要参与的,科普工作是医护考核的一项。科普内容仅限本人专业范围内,禁止跨专业科普,不允许“科普”扯犊子的生活小妙招。科普内容以不超过90分钟(两节课)为限,有讲有互动,不允许照本宣科,标准为非专业都能懂的。全程都有音视频同步记录,还要向教育处上交现场视频、签到记录。

  我们曾用3个月的时间要求每一位医护如实填报自己再何平台进行过身份认证、通过身份认证都能干什么,自己是否有自媒体账号,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等,都发布过什么作品,是否加挂返佣类链接、是否获得过返佣及数额……。我们院此后发文,禁止医护个人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任何涉及医疗、健康、营养等涉及医学类相关的文字及音视频作品。

  之所以这样,是为了防止医护的言论对整个医疗行业及医疗环境产生负面舆情。防止医护在自媒体平台触犯法律。

  另外,像抖音、公众号这类,有相当一部分医生都是签约MCN机构的,既然签约,就会受到MCN机构对签约媒体人(医生)的约束或者要求,录制超越自己执业范围的内容,尽管视频上都加注了仅供参考等话,但科普在层面上,依然会被认定为执业行为的一种,极易被认定为超范围执业。尤其是做过执业认证的。

  我以抖音上某医生科普猴痘为例,该医生是皮肤科专业,视频开篇“猴痘又又又来了,长在脸上怎样怎样,最恐怖的如何如何……”通篇下来猴痘非常恐怖。这位医生的科普视频首要问题就是制造恐慌、焦虑情绪(这也是目前科普视频的主要问题);其次必要信息缺失,猴痘是DNA病毒,不易变异,不会隐匿传播(必须有症状),我国水痘是计划免疫,有同种交叉抗体保护,故猴痘在我国不会像其他国家那样大规模流行。另外,该医生把猴痘表象用癞蛤蟆做比喻,是歧视患者行为。一个视频,足以葬送一个人的前程。

  再有,一部分认证医生通过视频、文章加挂返佣链接、直播间接受打赏、刷礼物等,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一是会涉嫌非法行医,二是涉嫌职务犯罪。因抖音非互联网医疗机构,认证医护在直播间提供诊疗服务(含义诊咨询)即为非法行医(非法定执业地点)。至于直播间点赞、刷礼物、收到返佣,那就更严重了,直播间的点赞、收到的礼物、返佣是无法界定合法开源的,是否为不正当利益往来,根本没法证明,有人举报,查证属实,够刑事立案标准的,即为非国家公职人员受贿罪或受贿罪。直播间喊麦让刷礼物的多一个索贿罪。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任何错误的言论、举动一旦被记录,随时可以拿来把你拉下马。任何时间都可以。

  而且,很多职称评审专家也都刷抖音,你错误的言论,是不是对自己不应当被评定高级职称最有力的证据?

23 4 1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