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聊一聊正畸领域的CO-CR位不调

发布于 2024-09-03 · 浏览 1362 · 来自 iOS · IP 山东山东

今天想聊一个比较复杂烧脑并且争议很大的问题—centric relation正中关系

img


查了一些文献,看了手头的一些关于正畸学、牙合学的著作,也在微信公众号和B站上看了一些知识科普,发现大家对于这一概念的解释五花八门,那么我想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积累,浅谈对于这一系列概念的理解和感悟

img


img


img


img


img


正中关系CR,字面理解它是一种关系relation而不是颌位position,也就是下颌骨相对于颅骨、上颌骨的位置关系,需要注意的是,CR不是一个具体的位置,而是很多位置的集合,或者说是范围。而这段范围的确定与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息息相关。我们知道,髁突在矢状向的运动方式主要有两种:转动和滑动。在开口度18-25mm的范围内,髁突在关节窝内做铰链运动,也就是转动,如果超过这个范围,髁突将向前做滑动,试图绕过关节结节。所以铰链开口度范围内下颌相对于上颌的位置关系的集合就叫正中关系位CR,这个概念的产生与牙齿、咬合等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也就是说对于无牙颌的患者,这个定义是依然成立的

此外我还想再引出另外相关的3个概念,分别是——正中颌位、正中关系牙合和正中关系位

先说正中颌位(centric occlusion position),也就是CO位,看了白玉兴主委的书,他是直接把它当成牙尖交错位ICP,那我们暂且就先这样理解,即COP=ICP(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这边都是运用牙尖交错位这个概念,而很多欧美文献里用的是MIP,最大牙尖交错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者是一样的)

img


然后再说正中关系位(centric relation position),也就是CR位,但是要注意的是,CR位并不是下颌骨相对上颌骨的位置,而是下颌骨髁突相对颞骨关节窝的位置,准确来说是相对关节窝后斜面的位置。我印象中CR位的定义一共发生了不少于7次的改变,但是广义来说就是髁突位于关节窝后斜面前上位,在这个位置上,下颌可做单纯的铰链运动,此时下颌与上颌的相对位置关系就是CR正中关系

最后要说的就是正中关系牙合(centric relation occlusion),这是正畸临床治疗中最最最理想和完美的一种咬合关系,但是条件非常苛刻,即只有正中关系位(CR位)和正中颌位(CO位/ICP)一致的时候才能出现正中关系牙合,说的再俗一点就是牙尖交错位和关节最舒服的位置要一致。很可惜,1952年就有学者提出,仅有10%的人有这样的咬合关系(虽然数据和理想正常牙合的数据差不多,但其实这两者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哈,理想正常牙合是Angle提出的,概念里压根不涉及咬合),也就是90%的人都有CR-CO不调的问题,如果细究具体的原因,那我觉得可以有很多,例如牙齿的磨耗、磨损、不良习惯、错颌畸形的产生等导致CO位的改变或者是颞下颌关节紊乱、口呼吸下颌后退、关节盘前移导致髁突在关节窝位置的改变,也有可能是关节部位的创伤导致的吸收……这些问题导致的是CR位的变化,总体来说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吧

牙尖交错 (1)

最后编辑于 2024-09-03 · 浏览 1362

2 6 1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