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口腔科普】01牙本质敏感:小毛病,大“酸爽”

发布于 2024-08-25 · 浏览 3151 · IP 上海上海


img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张嘴吸了一口冷风,瞬间感觉到牙齿像被针扎了一下,疼得你眉头一皱?或者咬了一口酸甜可口的苹果,却因牙齿的酸痛打消了吃美食的念头?如果有,那么你很可能正饱受牙本质敏感的困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让人头疼的“小毛病”,看看它是如何让我们的牙齿变得如此“酸爽”的。

一、牙本质敏感:牙齿的“警报器”

牙本质敏感,其实是牙齿在告诉你:“嘿,有点不对劲!”这种现象通常表现为牙齿对冷、热、酸、甜或触碰产生的短暂而尖锐的疼痛反应。这种疼痛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但短暂的刺痛足以让人皱眉。那为什么牙齿会变得如此敏感呢?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牙本质。

img

牙本质是一种坚硬但多孔的组织,其本身并不直接裸露在口腔,而是被坚硬的牙釉质和牙龈所覆盖。当牙釉质或牙龈保护层因各种原因损伤或退缩时,牙本质就像失去“铠甲”的士兵,直接暴露在外。牙本质里有许多微小的管道,叫做牙本质小管,里面充满了液体。这些小管连接着牙髓中的神经末梢,一旦它们暴露出来,外界的刺激就会通过这些小管传递到神经,导致你瞬间感受到那令人不快的“酸爽”。

二、牙齿为何变得如此“娇贵”?

牙齿敏感的背后,有很多常见的原因,包含以下这些:

img

1.牙龈退缩:年纪轻轻的你,也许还没有注意到牙龈退缩的问题。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因为不良的刷牙习惯(比如用力过猛),牙龈可能会逐渐退缩。这就像房子的地基下沉,原本藏在牙龈下面的牙根露了出来,牙本质因此暴露,牙齿自然就变得敏感了。

img

2.牙釉质磨耗:牙釉质是牙齿的坚硬外壳,但它也并非牢不可破。长期摄入碳酸饮料、酸性食物,或者喜欢咬硬物,都会导致牙釉质逐渐被磨掉。当保护层越来越薄甚至消失时,牙本质暴露在外,就会让你体验到“冰火两重天”的痛楚。

img

3.牙隐裂:有些人牙齿上可能会出现细小的裂缝,这就像在房子墙壁上开了一道缝,外界的刺激很容易通过裂缝进入牙本质,激发敏感反应。

4.牙齿美白过度:大家都希望拥有一口洁白的牙齿,但过度的美白治疗可能会带来副作用。美白产品中的化学物质可能会渗透到牙本质,刺激牙髓神经,引发敏感问题。

三、如何摆脱牙齿的“酸”?

既然知道了牙本质敏感的成因,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如何让牙齿重新变得“坚强”起来。

  1. 轻柔刷牙,保护牙釉质:刷牙时,别使劲儿过猛,选用软毛牙刷,采用圆弧刷法,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对牙釉质的磨损。过度用力刷牙,就像用钢丝球擦皮肤,肯定会损伤牙釉质,导致牙齿敏感。
  2. 选择脱敏牙膏:市面上有很多专为敏感牙设计的牙膏,这些牙膏含有特殊成分,可以帮助封闭暴露的牙本质小管,减少外界刺激对神经的“骚扰”。另外,含氟牙膏也可以强化牙釉质,帮助抵御牙本质敏感。
  3. 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喜欢酸甜口味的朋友们,可能需要适当控制一下对酸性饮料和食物的摄入。酸性物质会溶解牙釉质,加速其流失,让牙本质更容易暴露。
  4.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别忽视牙科检查的重要性。定期的牙科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牙龈退缩、牙齿磨损等问题,并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采取措施,从而有效预防牙本质敏感。
  5. 夜磨牙?牙套来帮忙:如果你是夜间磨牙的“爱好者”,不妨戴上牙齿保护套。这不仅可以保护牙齿免受进一步磨损,还能减少因磨牙导致的敏感症状。
  6. 牙龈手术,修复退缩:对于那些牙龈退缩比较严重的朋友,牙医可能会建议进行牙龈手术,通过覆盖暴露的牙本质来减少敏感症状。这就像给暴露的“地基”重新盖上房子,保护牙齿免受外界的侵害。

四、常见误区,别再“踩雷”

  1. “敏感就是龋齿”:不少人以为牙齿敏感就是龋齿,其实这两者有很大区别。龋齿是因为细菌侵蚀牙齿导致的,而牙本质敏感则是牙本质暴露后的疼痛反应,二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完全不同。
  2. “忍忍就过去了”:牙本质敏感通常不会自己消失,忽视它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如果你常常因为吃喝而感到牙齿刺痛,别再忍了,赶紧去看看牙医吧!
  3. “所有牙膏都能治敏感”:并非每种牙膏都适合牙齿敏感的人使用。在选择牙膏时,最好选择那些专门针对敏感牙设计的产品,而不是随便拿一支就用了事。

五、结语

牙本质敏感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它带来的不适感足以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不过,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个“小毛病”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下一次,当你再次面对冰饮或美食时,希望你能自信地大口享受,而不再因牙齿的敏感而皱眉。保护好你的牙齿,让它们不再“酸爽”,你就能尽情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参考文献:

[1]牙本质敏感的诊断和防治指南(2019修订版)[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9,(04):223-227.

[2] Schmidlin PR, Sahrmann P. Current management of dentin hypersensitivity. Clin Oral Investig. 2013 Mar;17 Suppl 1(Suppl 1):S55-9.

[3] Davari A, Ataei E, Assarzadeh H. Dentin hypersensitivity: et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J Dent (Shiraz). 2013 Sep;14(3):136-45.

[4] Clark D, Levin L. Non-surgical management of tooth hypersensitivity. Int Dent J. 2016 Oct;66(5):249-56.

[4] Grover V, Kumar A, Jain A, et al. ISP Good 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entin Hypersensitivity. J Indian Soc Periodontol. 2022 Jul-Aug;26(4):307-333.


(码字不易,如有帮助请点赞!)

牙齿敏感症 (1)
牙龈退缩 (12)

最后编辑于 2024-08-25 · 浏览 3151

4 5 1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