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猪油好吃 但要少吃

发布于 2024-08-24 · 浏览 410 · IP 浙江浙江

提要:

标题 -1:猪油为什么格外好吃;

猪油的特点是饱和脂肪酸更多;热稳定性更好,所以也更适合煎、炸等高温烹调。

标题-2:猪油确实不能多吃;

猪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达41.1%。猪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达41.1%。

标题-3:健康吃油可“常换新”各种烹调用油,

主要作用是提供给人体各类脂肪酸。推荐由不同种类植物油来获取其他种类的脂肪酸。

标题-4:烹饪方式也不应忽视;

不要过度加热食用油,更不要加热到冒黑烟才开始烹调食物,

如何辨别食用油是否变质?

一看颜色;

二看状态(浑浊,沉淀物);

三闻味道(“哈喇味)


2024-08-24,收录

猪油好吃 但要少吃

健康报,2024年8月5日(8)

□ 湖南省胸科医院 陈亚男 张胜康 杨正强


img



食用油作为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众多种类的食用油中,猪油始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爱它的人对它情有独钟、难以割舍,猪油拌粉、猪油渣、猪油炒菜等都是他们心中的美食。不爱它的人则因其可能带来健康风险,恨不得一滴也不沾。那么,猪油到底能不能吃呢?


标题 -1:猪油为什么格外好吃


从口味上来说,猪油在烹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点,这主要是因为猪油的脂肪酸组成跟花生油、橄榄油不同。猪油的脂肪酸中,硬脂酸、油酸和棕榈酸的含量比较高,还会产生很多醛类、酮类、烃类等香味物质,因此经过猪油烹饪的饭菜往往更加诱人。


猪油的特点是饱和脂肪酸更多,所以在常温下是半固态的膏状。而且,猪油饱和脂肪的热稳定性更好,所以也更适合煎、炸等高温烹调。


标题-2:猪油确实不能多吃


目前,我国居民膳食中,肉类摄入的比例大大增加。除了只吃瘦肉或纯素人群,人们日常食用的猪、牛、羊等其他肉类中已经含有足量的饱和脂肪酸。此外,现代人的体力活动大幅度减少,肥胖人口迅速增加,基本上无须额外补充脂肪了。


猪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达41.1%。研究表明,饱和脂肪酸可导致脂肪在体内积聚,增加肥胖的风险。此外,长期过量食用饱和脂肪酸,会导致血胆固醇水平升高,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健康角度看,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少吃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不仅包括猪油,还包括牛油、棕榈油等。


标题-3:健康吃油可“常换新”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不超过25~ 30克;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的“减油宣传”倡导健康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克。因此,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每天烹调油摄入不超过25克最好,最多不应超过30克。


营养素没有高低之分,各种烹调用油,主要作用是提供给人体各类脂肪酸。同等的摄入量,猪油和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相比,并没有更高的导致肥胖风险。1克烹调油,约等于1克脂肪,约等于9千卡的热量,无论荤油、素油都一样。


国际营养学会提出,每日膳食脂肪的脂肪酸构成比例要均衡,即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1∶1∶1。由于日常饮食中肉类食物可以满足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因此推荐由不同种类植物油来获取其他种类的脂肪酸。


总的来说,没有所谓最好的某一种食用油,经常更换烹调油种类、搭配合适的烹饪方式,食用多种植物油才是更好的选择。


标题-4:烹饪方式也不应忽视


除了油品选择,正确的烹饪方式也很重要。如果烹饪时油温过高或保存不当,都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摄入这些物质会损害人体的组织和细胞,进而引起慢性疾病,甚至产生癌变。


在烹饪时,不要过度加热食用油,更不要加热到冒黑烟才开始烹调食物,因为油温接近或超过250摄氏度时,会使油脂产生一些过氧化物和致癌物。


此外,夏季天气炎热,要合理保存食用油,避免变质。开封后的食用油建议在3个月内用完。食用油应存放在阴凉处;不要直接用大桶倒油;炸过食物的油单独存放,因为煎炸过食物的油和新油混用会加速食用油变质;尽量使用玻璃瓶盛放食用油,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塑料以及纯铁、纯铜容器。


如何辨别食用油是否变质?一看颜色。变质后的油脂颜色会比正常的颜色深。二看状态。变质后的油脂油体浑浊,可能会有沉淀物。三闻味道,油变质后会有一种特殊的、带有刺激性的气味,俗称“哈喇味”。

最后编辑于 2024-08-24 · 浏览 410

1 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