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 EB病毒感染;感染性疾病(唾液→亲吻病)
(2) 人群:儿童、青少年>成人
(3) 病理:淋巴细胞增生;非化脓性淋巴肿大,淋巴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高度增生。肝、心、肾、肾上腺、肺、皮肤、中枢神经系统等均可有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浸润及局灶性坏死病灶。
(4) 潜伏期(接触病毒到出现症状):4-6周,幼儿可更短
(5) 临床症状:典型三联征(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
(6) 表现(常见→不常见):
1) 发热
2) 咽峡炎
3) 淋巴结肿大:全身可,最常见颈部
4) 肝:肝大;肝炎→可黄疸;肝炎→胆囊壁弥漫增厚(淋巴回流受阻;肌层外结缔组织为主)
5) 脾:脾大→易破裂
6) 皮疹:多形性;躯干多
7) 神经系统疾病:吉兰-巴雷综合征、脑膜炎或周围神经炎等
8) 心脏:心包炎、心肌炎
9) 血液: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及血小板减少症等
10) 肺:间质性肺炎
11) 肾:肾炎
12) 胃肠道:出血
13) 其他: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参考资料:深大总院超声(公众号)、《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专家共识》、《儿科学》(人卫第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