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MB>CK倒置结果分析处理


病例信息

CK-MB检测方法是免疫抑制法
处理分析
男性 66岁 确诊是肺部恶性肿瘤,未见骨转移,排除仪器试剂干扰,标本未溶血,没有黄疸,我们再对标本进行热失活实验,结果显示,CK及CK-MB结果水浴前后无明显变化,因此可以排除CK-BB和异嗜性抗体的影响。
总结与讨论
在工作中遇到CK与CK-MB倒置结果或者怀疑CK-MB活性假性升高时,需积极与临床大夫沟通,建议CK-MB质量检测以排查干扰因素。如CK-MB质量无明显异常,应建议临床医生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完善肿瘤标志物、自身免疫抗体等实验室检查,排除相关疾病。实验室条件允许时,应进一步采用同工酶电泳等方法,判断CK-MB假性升高的真正原因.
1)巨CK血症可导致CK-MB假性升高,由于巨CK分子质量较大,不易从体内排出,也不容易通过巨噬细胞系统吞噬、降解,其半衰期长,能够长时间留在血液中,会对CK-MB活性检测产生一定的干扰。巨CK1是巨分子酶,主要是由CK-BB与单克隆Ig轻链的结合,就会造成血中B亚基的增多,从而影响CK-MB的检测结果;巨CK2是一种不正常低聚的线粒体CK,又称CK-Mt,CK-Mt抗原性与CK-M不同,也不被抗CK-M抗血清所抑制,故巨CK血症的患者CK-M活性升高
2)临床上常见的导致巨CK血症的情况有研究表明巨CK1可见于健康妇女、老人、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继发性肌炎、萎缩性肌炎等)、低钾性肌病及各种良性病理状态下;巨CK2众多文献认为不在健康人血中出现,它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可作为肿瘤的一种标志物。巨CK1往往不具有病理意义,而巨CK2有提示恶性疾病意义。
最后编辑于 2024-08-11 · 浏览 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