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激光美容相关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24 版)

发布于 2024-08-08 · 浏览 1569 · IP 广东广东

【摘要】 激光美容是指通过对人体皮肤或皮下组织实施合适剂量的激光/强脉冲光、射频、超声等治疗,以达到去除皮肤病灶,改善外观及状况的目的。近 30 年来,随着光、电、声等物理技术的发展,激光美容领城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临床族病的治疗问题和美容的基本需求,但至今尚缺乏完整而系统的、基于较高等级证据的临床指南,以指导临床从业人员规范化的诊疗实践。该指南结合国内外相关的高证据等级文献和激光治疗专家共识/指南,组织国内激光美容各痪病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制定,旨在为相关常见医病的进一步规范诊疗提供参考。指南涵盖了以下常见皮肤病变:黄褐斑,颧部褐青色痣、太田痣、雀斑、雀斑样痣、咖啡牛奶斑、贝克尔痣、黑眼間、文身、炎症后色素沉着、色素脱失与减退、黑色素痣、汗管瘤、脸黄瘤、疣状表皮痣、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痤疮瘢痕,膨胀纹、毛孔粗大、毛细血管扩张、葡萄酒色斑、面部静态细纹、面部松弛、非侵入性减脂、脱毛。指南主要内容包括医病病因和临床表现、治疗可选光电技术、推荐光电设备和参数以及激光优选方案.

太田痣

概述太田痣是一种良性真皮黑素细胞增生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面部三叉神经眼支及上颌支支配区域的边界不规则的灰蓝色斑片,常呈单侧或偶见双侧分布,可累及同侧巩膜1383)。根据黑素细胞的密度和位于真皮位置的深浅,皮损可表现为褐色至蓝色等不同颜色0。组织学上,太田痣表现为表皮正常,真皮乳头层及网状层上部可见散在树突状、梭形黑素细胞,其长轴通常与皮肤表面平行0。太田痣在亚洲人群中常见,发病率约为0.6%,女性比男性多见|0。太田痣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遗传因素(如多基因突变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等)、胚胎发育时期黑素细胞迁移异常、性激素调节紊乱和神经精神因素等参与发病[G6。 临床上常用的太田痣分型方法包括 Tanino 分型L可]、PUMCH 分型[的 和病理特征分型L∞等。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与实践,纳秒及皮秒脉宽的调◎开关激光和皮秒激光已经成为治疗太田痣的主要手段,合并成功率(皮损清除率>70% 的患者所占百分比)达54%~100% 67)

雀斑

雀斑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表皮色素沉着据病,常见于面部和其他暴露部位170。表现为深棕色或浅棕色小圆形色素沉着过度,好发于鼻背、颧骨、脸颊、前额,日晒可加重症状。雀斑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表皮结构正常,黑素细胞的数量并未增加,但黑素细胞产生大量黑素颗粒,并转运至角质形成细胞。电子显微镜检查显示,与正常皮肤相比,病变部位黑素细胞产生的黑素小体增加1767。雀斑可采用激光及强脉冲光等光电技术治疗,总体改善率为 69%~90%

雀斑样痣

雀斑样痣亦称黑子,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良性皮肤色素性痪病。主要分为日光性雀斑样痣和单纯性雀斑样痣2种类型。日光性雀斑样痣主要与紫外线持续暴露所导致的慢性色素沉着有关),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的面部、前臂以及手背等日光曝晒部位,是一种散在分布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清楚的棕褐色斑疹,直径几毫米到数厘米不等,的增长,其大小和数量逐渐增加。单纯痣发病年龄较早,部分出生时即有,无法自行消退。

咖啡牛奶斑

咖啡牛奶斑是一类良性表皮色素增多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褐色斑片,界限清楚,表面光滑,一般可呈数毫米至数十厘米不等,可根据外观形状分为规则型和不规则型,规则型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而不规则型则表现为边界不规则的地图状。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内黑素颗粒增多。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日前可根据咖啡牛奶斑患者的年龄与肤色,结合病灶的大小、形状和生长位置,尝试采用调Q 开关激光、皮秒激光、强脉冲光和点阵激光等进行个性化治疗。治疗总体有效率20%~74%.

激光美容相关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24 版).pdf (9.93 MB)
太田痣 (5)
雀斑 (2)
皮肤疾病 (259)

最后编辑于 2024-08-08 · 浏览 1569

2 13 1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