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2025国自然:基金申请规则或更新!每人限3项面上项目!

发布于 2024-08-07 · 浏览 5443 · IP 广东广东

2024年4月3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项目申请的初步审查结果通知,显示出基金申请数量和竞争的显著增加。


img

一、2025国自然基金申请规则或更新每人限3项面上项目


1. 申请数量的激增与新规背景


在2024年度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收到各类项目申请384,564项,相较于2023年的304,333项,增加了80,231项,增幅高达26.3%。这一增长部分得益于面上项目取消了“两年不中停一年”的规定,导致2024年面上项目申请数量达到178,347项,比2023年增加了49.1%。


随着自然基金的申请数量激增,评分难度随之增加。科研项目的成功与个人和单位的声望、利益息息相关,因此申请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科研人员不但需要具备较强的学术能力,还需要展示高水平的讲故事能力和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的学术论文。


2. 面上项目的激烈竞争


面上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竞争最为激烈的类别之一,被许多科研人员视为事业发展的重要助力。然而,随着申请数量的增加,面上项目的资助率受到压力,导致竞争愈加激烈。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一位学术界资深专家建议,科研人员最多只能获得3项国自然面上项目资助,之后需转向其他类型的经费竞争。如果在三次资助下未能产出有意义且有竞争力的科研成果,则该科研人员可能会被淘汰。这一建议旨在优化科研资助资源的分配,提高资助效率和研究成果质量。


事实上,这个说法现在还纯属流言,但也并非毫无根据。至少目前基金委正在思考针对取消“申二停一”政策后面上项目申请数量激增的政策改革措施:一些专家建议重新引入“申二停一”政策(实际上几乎不太可能,以免引起负面反应);另一种建议是限制面上项目的中标数,每人最多获得三项资助。


当前,针对长江学者、杰青奖、院士申请的面试情况并不罕见,通常每两年进行一次。如果对面试资助的次数进行限制,将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功入选的机会,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面试资助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促进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的产生。


3. 新规则的实施与影响


首先,面上项目的申请数量必定会减少,这将使大量年轻的申请人更容易获得资助;


其次,重点项目的竞争将变得异常激烈,资深学者们需要探索新的发展领域;


最后,面上项目的地位可能会受到影响,未来也不排除进一步降低经费预算的可能性。


4. 新规则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面对新的申请限制,科研人员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如何在有限的资助次数中产出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将是每位科研人员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机遇:新规的实施也将鼓励科研人员在研究方向上更加注重创新性和应用价值,推动更广泛的跨学科合作,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假如真的实行该政策多久才能降低面上的竞争强度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面上项目一直以来都是众多科研人员竞相追逐的目标。


1. 限项政策的潜在影响


面上项目的限项政策可能会借鉴地区基金的做法,即设定一个时间起点。例如,如果2025年的政策指南中实施限3项的规定,那么2024年及之前获得的面上项目可能不计入限项统计。这意味着对于大部分科研人员而言,他们在政策实施的初期仍然可以继续申请新的面上项目。


考虑到顶尖科研人员(大牛)通常以2-3年为周期获得一项面上项目,理论上他们在5-8年内便可获得三项资助。因此,即使限项政策成真,在政策实施的最初几年内(大约五年),面上项目的竞争强度可能不会立即降低。这段时间反而可能激励更多的资深科研人员积极申请,试图在限项政策生效前最大化获得资助。


img


2. 短期内降低竞争强度的方法


虽然限项政策短期内可能无法显著降低面上项目的竞争强度,但基金委正在尝试其他措施来缓解压力:


  • 小额资助:通过对面上项目进行小额资助,每个项目提供的经费仅为满额的一半,从而使更多的申请者有机会获得资助。这种做法能够在短期内增加面上项目的中标数,将有限的科研资金分配给更多的科研人员。

  • 增加专项项目:引入各种专项项目,特别是在重大专项项目中开辟“培育项目”,每个项目的经费大约在60-80万元之间。虽然与以往的子课题相比有所下调,但这些项目在职称晋升等方面与面上项目享有相同的认可度,从而吸引部分科研人员转向这些项目。


img


img


3. 长期影响与未来展望


从长远来看,面上项目的限项政策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降低竞争强度:


  • 优化资源分配:通过限制单个科研人员获得资助的次数,有助于将资源分配给更多的科研人员,从而在整体上提升科研效率和产出质量。
  • 推动新兴科研力量:减少资深科研人员对面上项目的垄断,给予年轻科研人员更多的机会,鼓励多元化的学术研究。
  • 增强项目创新性:科研人员需在有限的资助次数内提升项目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从而推动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出。


然而,考虑到当前科研界的实际情况,如许多资深学者(如杰青、长江学者)依然掌握着大量资源和规则制定权,完全限制他们的面上项目申请并不现实。短期内要完全依靠限项政策降低竞争强度可能会遇到挑战,但通过结合其他策略,如小额资助和增加专项项目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面上项目的竞争压力。


如果实施每人限3项面上项目的政策,短期内很难显著降低竞争强度,特别是在政策实施的前五年。然而,通过引入小额资助和专项项目等措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能够逐步缓解面上项目的竞争压力,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机会。


长期来看,限项政策有望优化资源分配、推动新兴科研力量,并提高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科研人员、研究单位和管理部门需共同努力,适应新规则,以实现我国科研生态的健康发展。


当然以上也仅为分析参考,基金委针对取消“申二停一”政策后面上项目申请数量激增的政策可能会出改革措施,但具体是什么还是静待官方通知。当然,如果能实施每人限3项面上项目这一新规则,对青年学者来说,肯定不失为一个好消息。


相关推荐:

2024国自然即将放榜,现在还没消息是不是就没凉了?

发文章可以挂别人的课题吗?有什么弊端?

最高20万元/项!202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报通知发布

国自然结果已定!Nature顶刊频发乳酸化修饰,明年的榜一热点提前曝光

重磅!广东副高/正高晋升新规:点名要课题!

IF:21.8 |上海交大携手瑞金医院发表 nature子刊,揭秘中性粒细胞外泌体在调控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新机制

最后编辑于 2024-08-07 · 浏览 5443

回复收藏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