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个人总结)

●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
● 流感确诊患者和隐性感染患者是主要传染源被感染的禽类动物也可能是一种传染源健康成人感染季节性流感病毒,潜伏期 1~3 天。鼻咽分泌物中的病毒一般在症状出现前 24 小时开始脱落在发病后 2 ~3 天达到高峰,5 ~7 天下降,感染H5N1/H7N9 禽流感时排毒时间可达1 ~3 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的病毒可能会在呼吸道持续存在数周或数月。
● 临床表现
● 典型为急骤起病、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体温常在数小时至 24 小时达高峰,可达 39 ~40C,甚至更高或伴有寒颤,可伴有干咳、鼻塞、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眼结膜充血、胸骨后不适以及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
● 无并发症者病程多呈自限性,第 3 ~4 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和疲倦感可迁延多日,恢复常需 1~2 周
● 重症流感患者病情常进展迅速,主要表现为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急性肾损伤(AKI)、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 并发症
● 流感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或混合性肺炎
● 特殊人群感染
● 妊娠或产后 4 周内女性感染流感病毒后容易发展为重症,出现肺内肺外严重并发症,发生机制主要与 Th,细胞参与的严重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 肺外并发症
● 流感相关性脑病是指急性流感过程中伴随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坏死性脑病、急性脑病伴双相性癫痛发作和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脾脏病变。依据症状出现的时间分为急性、亚急性或晚期。
● 临床表现多样,发热、惊厥、癫痛发作、意识碍、头痛、定向障碍、行为迟缓、震颤、言语表达不清、失语症、视力魔碍等
● 心血管并发症
● 主要有急性心力衰竭、急性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炎。多在流感病毒感染后4 ~7 天出现,严重者出现急性暴发性心肌炎
● 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查体可见与发热不相称的窦性心动过速及心脏扩大、肝肿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体征,以及严重的心律失常。部分患者临床隐匿,直至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
●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 HLH 又称为噬血细胞综合征,是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过度活化导致炎症反应失调而引起的高细胞因子血症,危及生命。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非特异性,表现为长期高热、肝脾肿大和全血细胞减少,可见肝功能异常神经系统症状(如癫病发作、脑膜炎、意识障碍)、皮疹、肺功能下降和淋巴结肿大等
● 其他
● 急性肾损伤、急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和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肌炎及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罕见有中毒型流感。
● 诊断:
● 流行性病史
● 临床表现
● 1、发热,体温大于等于37.8C ;
● 2、新发呼吸系统症状或加重,包括但不限于咳嗽、喉咙痛鼻塞或流皇涕等;
● 3、新发全身症状或加重,包括但不限于肌痛、头痛、出汗、发冷或疲劳乏力等。
● 辅助检查
● 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 2肺部 X 线片或胸部 CT 显示疑似病毒性肺炎表现。
● 满足以下任何 1 条即可确诊
● 1、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
● 2、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 3、流感病毒病毒分离培养阳性:
● 4、恢复期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度 IgG 抗体水平较急性期升高≥4 倍。
● 严重程度分级
● 普通:有流感样症状,但无肺部和肺外器官累及。
● 重症流感患者符合以下情况之一时,诊断为重症流感:
● 1、持续高热大于 3 天,伴有剧烈咳嗽,咯脓痰、血痰,或胸痛:
● 2、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发绀;
● 3、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 4、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 5、合并肺炎:
● 6、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 7、需要住院治疗的其他临床情况。
● 流感患者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诊断为危重症流感:
● 1、进展性呼吸衰竭,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 2、休克;
● 3、急性坏死性脑病;
● 4、多脏器功能不全;
● 5、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 抗病毒药物
●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
● NAI 的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抑制病毒包膜上神经氨酸酶的活性,进而阻断病毒颗粒从被感染的宿主细胞脱落,阻止病毒在宿主细胞间扩散和体内复制。
● 奥司他韦:发病 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对流感患者均有明显疗效
● 扎那米韦:应用扎那米韦可明显缩短流感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但并发症明显增加
● 帕拉米韦:与奥司他韦相比,静滴 300 mg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季节性流感疗效相当,且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血凝素抑制剂
● 阿比多尔【对于甲流具有抑制作用】
● 阿比多尔通过抑制病毒增殖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双重机制发挥抗病毒作用
● 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估阿比多尔和奥司他韦两组流感患者在症状出现48 小时内启动抗病毒治疗,总病程、发热和卡他症状可缩短2 ~3.3 天,两者效果相当
● RNA 聚合酶抑制剂
● 主要通过抑制病毒核糖核蛋白的聚合酶酸性蛋白(PA)和聚合酶碱性蛋白 1PB1)亚基,进而抑制 RNA 合成。
● 玛巴洛沙韦
● 玛巴洛沙韦缩短流感症状缓解时间,与奥司他韦相当;在改善乙流症状方面优于奥司他韦
● 法维拉韦
● 法维拉韦主要通过特异度抑制流感病毒 RNA 聚合酶复合物中的 PB1 发挥抗病毒作用
● 药物应用时机
● 急诊重症及危重症流感患者应在发病 48 小时内启动抗病毒治疗,无需等待病原学确诊结果。
● 发病超过 48 小时的急诊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仍需予以抗病毒治疗
● 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
● 在流感流行季节,妊娠女性或产后 4 周内出现流感样症状或确诊流感后,不管病程长短,排除其他可能病因后,应尽快给予标准剂量的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
● 药物安全性
● 扎那米韦及奥司他韦安全,未发现不良结局

● 其他药物
● 糖皮质激素具有的抗炎作用能有效减去全身炎症反应,但有继发真菌感染可能
若有侵权,立即删除。文章总结于《成人流行性感冒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最后编辑于 2024-08-02 · 浏览 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