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学习笔记(高尿酸血症)

普通内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2024-08-17 · 来自 Android · IP 湖北湖北
2111 浏览

一般来说,当血尿酸水平达到或超过540μmol/L时,即使没有症状,也开始考虑药物治疗。

血尿酸水平在480-540μmol/L之间,但合并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脂代谢障碍、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尿酸性肾结石或肾功能损害(≥CKD2期)等,即使没有症状,也可能需要开始药物治疗。

 无合并症者,建议血尿酸控制在<420 μmol/L;伴合并症时,建议控制在<360 μmol/L(2C)。

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两次血尿酸水平高于420umol/L时,即可称之为高尿酸血症。

痛风诊疗规范(2023年》提到:急性期治疗原则是快速控制关节炎症和疼痛。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最好在发作24 h内开始应用控制急性炎症的药物。一线治疗药物有「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服用方法:建议应用低剂量秋水仙碱,首剂1 mg,1 h后增加0.5 mg,12 h后按照0.5 mg,1~3次/d。最宜在痛风急性发作12 h内开始用药,超过36 h效果明显下降。

第2部分

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的区别

1、别嘌醇

优点:降尿酸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痛风症状,是痛风治疗的一线药物。适应性强,几乎适用于所有原因造成的高尿酸血症。近期研究发现,别嘌醇还具有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

缺点:在亚洲人群中,使用别嘌醇有发生剥脱性皮炎的风险,尽管概率相对较低。

对于肾功能正常且HLA-B5801阴性的个体,使用别嘌醇相对安全。然而,HLA-B5801阳性的个体需特别小心。若其肾功能正常,尽管发生AHS的风险增高,但仍可从小剂量开始尝试治疗;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使用。若无法进行HLA-B*5801检测,可从极低剂量开始使用别嘌醇,如每日或隔日50mg,并根据尿酸下降情况和患者反应逐步调整剂量。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19)》提到:因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5801)阳性患者发生别嘌醇相关的严重过敏性药疹危险性增高,所以在使用别嘌醇前,对于高危人群(汉人,泰国人,CKD3期以上的韩国人),应该进行快速PCR 筛查HLA-B*5801基因。

2、非布司他

优点:降尿酸能力强且持久,效果好。通过肾脏和胆汁多途径排泄,对肾脏影响小,适用于轻度至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需调整用药剂量。

缺点:存在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尽管在亚裔人群中的证据尚不充足,但仍需谨慎使用,特别是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价格通常较高,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2016 年)》推荐痛风患者可选用别嘌醇(2B)或非布司他(2B)抑制尿酸生成,但非布司他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较别嘌醇更具优势。非布司他 40 mg/日的降尿酸效果与 300 mg/日的别嘌醇的效果类似。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 年)》推荐非布司他为痛风患者降尿酸的一线用药,起始剂量为 20 mg/d,2~4 周可增加 20 mg/d,最大剂量为 80 mg/d;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谨慎使用;CKD 4~5 期降尿酸药物优先考虑非布司他,最大剂量 40 mg/d。

3、苯溴马隆

优点: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有效降低血中尿酸水平,适合尿酸排泄不足的患者。

缺点:存在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风疹、结膜炎等。会影响男性生殖功能,可能导致男性阳痿。不适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可能加重症状。长期使用可能对肾功能有损伤,需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2013 中国台湾痛风与高尿酸血症诊治指引》别嘌醇、非布司他、丙磺舒、苯溴马隆都可以使用,应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其他背景疾病因素决定最适当的用药选择。

《2016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提到痛风患者在进行降尿酸治疗时,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建议使用别嘌醇(2B)或非布司他(2B);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建议使用苯溴马隆(2B)。

《2020 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诊疗指南》首选药物为别嘌醇,非布司他与丙磺舒作为二线药物。

⊙ 在美国未上市:在美国,由于用药习惯以及白种人与别嘌醇超敏反应相关的基因阳性率低的原因,苯溴马隆从未在美国上市。此外,美国FDA也自始至终都没有批准苯溴马隆在美国上市。

⊙ 在欧洲多国撤市:从1990年代开始,国际上陆续报道了苯溴马隆导致的严重肝毒性案例,甚至有致死的案例。受此影响,该药在2003年从原研公司所在的法国撤市,随后在德国之外的大部分欧洲国家也撤市。

⊙ 在亚洲市场的情况:尽管苯溴马隆在欧美市场遭遇困境,但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苯溴马隆却有着不同的命运。自2000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其销量一直名列前茅,成为国内处方量最大的痛风降酸药物。这可能与不同地区的用药习惯、医疗需求以及市场推广等因素有关。

综上首选:非布司他

第3部分

有个同事痛风急性发作了,能不能吃非布司他+秋水仙碱?

 需要分两种情况对待

1、急性痛风发作前,没有吃非布司他:急性痛风发作期只吃秋水仙碱。

2、急性痛风发作前,有吃非布司他:秋水仙碱和非布司他一起吃。

降尿酸药物的服用可以使体内血尿酸快速下降,从而引起血尿酸浓度波动,从而引发痛风急性发作。所以,在痛风急性发作时,不建议增加新的降尿酸药物,就是为了避免服用降尿酸药物引起血尿酸浓度波动,进一步加重关节肿痛。根据《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年)》提到:建议痛风急性发作完全缓解后2~4周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正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不建议停用降尿酸药物。

□促尿酸排泄药: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马隆。

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醇片,非布司他

新型降尿药:奥昔嘌醇、非布索坦、尿酸酶。

碱性药物(用于碱化尿液):碳酸氢钠片、枸橼酸钾钠

普瑞凯希,拉布立酶,培戈洛酶

氯沙坦、非诺贝特

总结:可以用非布司他/别嘌呤醇+苯溴马隆。(未见有类似处方,谨慎应用)

高尿酸血症 (36)
痛风 (113)
回复5 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