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单中心回顾性数据:MM 患者中位持续治疗 9 个月,ORR 达 81.8%

发布于 2024-08-02 · 浏览 2358 · IP 浙江浙江

*该内容由刘爱宁教授提供

近年来,在多发性骨髓瘤(MM)的规范化治疗中「持续治疗」已经成为改善患者生存获益重要的治疗策略。2021 年,国际骨髓瘤研讨会(IMW)会议中提出,「持续治疗」可为复发难治性(R/R)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带来显著获益[1]。《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2年修订)》[2]也对「持续治疗」进行了单独推荐。在 MM 规范化诊疗方面,真实世界研究发现:我国新诊断 MM(NDMM)患者中位年龄偏大、患者 R-ISS 分期缺失比例较高、规范治疗完成情况也不容乐观[3],不适合移植(TIE)NDMM 患者一线治疗中位持续用药时间(DOT)也仅为 6.9 个月[4]。因此,加强对 MM 患者的长期管理和规范治疗,特别是结合我国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是改善患者生存的关键策略。

MM 时间——直击真实世界数据,助力 MM 临床实践,本期特邀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刘爱宁教授,分享其所在中心的一项 MM 持续治疗单中心回顾性数据,为临床 MM 规范化持续治疗提供极具价值的真实世界循证数据。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单中心回顾性数据:

MM 患者中位持续治疗 9 个月,最长持续治疗 27 个月,ORR 达 81.8%

MM 诊疗领域的快速发展,无疑为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局带来了突破。而与之相伴随的,是规范化诊疗理念如何高质量落地——规范化的治疗模式是疗效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在 MM 规范化诊疗与患者全程管理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医院深耕血液病学科发展,团队结合领域前沿进展与临床诊疗实践,遵循国内外权威诊疗指南引导,开展科学、规范、系统的高质量临床诊疗服务。与此同时,团队积极整理分析患者诊疗数据,为后续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日,中心一项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D-base)方案,实施 MM 规范化治疗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数据公布,为 MM 患者规范化持续治疗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img

该项回顾性数据纳入了 2022 年 02 月~2023 年 12 月间,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 D-base 方案治疗的共计 22 例 MM 患者,中位年龄为 72 岁。包括 4 例 NDMM 患者、6 例首次复发 MM(FRMM)患者和 12 例 RRMM 患者。其中,FRMM、RRMM 患者占比较高,分别占全部入组患者数量的 30% 和 50%。入组患者 DS 分期 III 期和细胞遗传学高危患者分别达到 86.4% 和 59 %。近 20% 的患者 ECOG 评分 ≥ 2 分,身体状态欠佳(基线特征如表 1 所示)。

表 1 患者基线特征

img

疗效分析:

入组的 22 例患者,均接受了 D-base 方案治疗,其中 11 例患者接受 DRd 方案治疗,其余患者接受治疗方案包括 DKd#、DPd、Dd# 和 DVTd# 等(表 2)。

img

缓解状况:截至 2023 年 12 月,22 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RR)达 81.8%,≥ 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和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 63.6% 和 45.4%;10 例患者疗效达 CR 及以上,其中 3 例患者达 CR 且微小残留病(MRD)阴性。患者持续治疗时间:50%(11 例)患者持续治疗 ≥ 6 个月,中位 DOT 为 9 个月,最长 DOT 达 27 个月(图 1)。

img

图 1. 22 例患者 ORR 及 DOT 数据

整体生存状况分析:

中位随访 12 个月,中位 PFS 和中位 OS 分别为 8 个月和未达到。PFS 率和 OS 率分别为:81.8% 和 86.3%。至随访期结束,12 例患者仍继续 D-base 方案持续治疗。

安全性分析:

安全性良好,仅有 1 例出现输液相关不良反应(IRR)事件,且发生在首次输注。

MM 之所以会发展为一种复发难治性疾病,与其在传统治疗模式下「缓解、复发、再缓解、再复发」且缓解时间逐渐缩短的疾病特征直接相关[5]。近年来,MM 治疗理念逐渐转变为一种力图在获得缓解后,进一步降低复发几率的「持续治疗」模式。MAIA 研究事后分析提示,与治疗 < 18 个月患者相比,接受 DRd 治疗 ≥ 18 个月患者的 OS 显著延长(未达到 vs 20.5 个月),且随着 DRd 治疗的持续进行,缓解率逐渐提高,疾病缓解深度也在不断加深并转化为长期 OS 获益[6]。第 29 届欧洲血液学会(EHA)年会上,MAIA 研究最终分析数据公布,研究显示 DRd 组患者的中位 OS 高达 90.3 个月,达到 7.5 年。而对照组中位 OS 为 64.1 个月[7]。同时,梅奥指南[8-12]也连续 5 年推荐,对于 TIE NDMM 患者,如可耐受应持续 DRd 方案治疗至疾病进展。

在治疗疗程方面,研究显示 D-base 方案持续治疗 6 个月,TIE NDMM 患者 ORR 高达98.2%,RRMM 患者 ≥ CR 率更是达到 32.9%[13-14]。结合 OCTANS 研究数据显示,D-base 方案治疗 NDMM 达 ≥ CR 中位时间为 5.8 个月,且在 6 个月时患者 M 蛋白降到低点。因此,建议 D-base 方案应至少持续治疗 6 个月[15]。此外,青岛市立医院一项回顾性研究数据显示,D-base 方案治疗 RRMM 患者,长疗程组(≥ 9 个疗程)患者 ORR 达 100%,PFS 也显著更优[16]。结合本中心回顾性分析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坚持规范治疗,足剂量足疗程的接受 D-base 方案持续治疗,将为 MM 患者带来深度缓解和切实的生存获益。

*达雷妥尤单抗注射液获批适应症包括:

(1)与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或与硼替佐米、美法仑和泼尼松联合用药治疗不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成年患者。

(2)与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或与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线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成年患者。

(3)单药治疗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年患者,患者既往接受过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的治疗且最后一次治疗时出现疾病进展。

声明:本文病例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参考,严禁翻印及传播

本材料由讲者独立制作,独立享有权利并承担责任;材料中所涉及的案例为教学案例且已进行匿名化处理;

部分/以上观点系专家临床诊断经验; 

CP-463932

Approved Date: 2024-07-08

参考文献

[1]. Erin Surette. Continuous versus fixed duration therapy in multiple myeloma: The great debate.18th IMW. Nov 26, 2021. Virtual

[2]. Liu JR, Li J. Zhonghua Nei Ke Za Zhi. 2022;61(5):465-469.

[3]. Liu, Feiyang 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ultiple myeloma in Hunan Province.” “湖南省多发性骨髓瘤诊治现状.” Zhong nan da xue xue bao. Yi xue ban =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vol. 47,4 (2022): 497-504.

[4]. Hernández-Rivas JÁ, Arnao M, Arguiñano Pérez JM, et al. Treatment patterns and outcomes among nontransplant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in Spain. Future Oncol. 2021;17(26):3465-3476. 

[5]. Fonseca R, Usmani SZ, Mehra M, et al. Frontline treatment patterns and attrition rates by subsequent lines of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BMC Cancer. 2020;20(1):1087. Published 2020 Nov 10.

[6]. Philippe Moreau et al. 2022 JADPRO Live

[7]. Facon T, et al. 2024 EHA FINAL SURVIVAL ANALYSIS OF DARATUMUMAB PLUS LEN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VERSUS LEN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IN TRANSPLANT-INELIGIBLE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MAIA STUDY Abstract P968 

[8]. S. Vincent Rajkumar ,et al. Am J Hematol. 2020;95:548–567.

[9]. mSMART. Mayo Stratification for Myeloma And Risk-adapted Therapy. 2021.

[10]. mSMART. Mayo Stratification for Myeloma And Risk-adapted Therapy. 2022.

[11]. Ailawadhi S, et al. Mayo Clin Proc 2023. Treatment of Newly Diagnosed Myeloma.

[12]. Mayo Stratification for Myeloma And Risk-adapted Therapy. Newly Diagnosed Myeloma. Mayo Clin Proc 2024.

[13]. Facon, Thierry et al. “Daratumumab plus len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in transplant-ineligible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frailty subgroup analysis of MAIA.” Leukemia vol. 36,4 (2022): 1066-1077.

[14]. Lu J, Fu W, Li W, et al. Daratumumab, Bortezomib, and Dexamethasone Versus Bortezomib and Dexamethason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Phase 3 LEPUS (MMY3009) Study. Clin Lymphoma Myeloma Leuk. 2021;21(9):e699-e709.

[15]. Yan X, Xu XS, Weisel KC, et al. Early M-Protein Dynamics Predicts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Clin Transl Sci. 2020;13(6):1345-1354.

[16]. Yu QR, Zhou X, Wu HY, Hao LM, Li XM, Zhong YP. Zhonghua Yi Xue Za Zhi. 2024;104(7):521-525. 

多发性骨髓瘤 (71)

最后编辑于 2024-08-02 · 浏览 2358

回复收藏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