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从行业标准到临床实践专家共识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血培养检查

发布于 2024-08-01 · 浏览 2867 · 来自 iOS · IP 山东山东
iconxiaospring 推荐
iconxiaospring +5丁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 T 503-2017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规范2017-09-06发布 2018-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一、短期外周导管的血培养 采集2套外周静脉血培养。无菌操作拔除导管,剪切导管尖端5 cm ,采用 Maki 半定量培养。结果解释如下:

①如1套或以上血培养阳性,并且导管尖端培养阳性(≥15个菌落),血培养与导管尖端培养菌种相同,提示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②如1套或以上血培养阳性,并且导管尖端培养阴性,无法判断;但如血培养分离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念珠菌属,并且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提示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③如2套血培养阴性,但导管培养阳性,提示为导管定植;

④如2套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均为阴性,不考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二、保留导管的患者血培养 至少采集1套静脉外周血培养,同时应尽快采集等量的1套导管血培养。结果解释如下:

①如2套血培养得到的菌株其鉴定结果和药敏谱均相同,并且没有其他明确感染源,提示为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

②如2套血培养均阳性并且分离的菌种相同,导管血阳性报警时间比外周血阳性报警时间早≥120 min ,又没有其他明确感染源,则提示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如导管血阳性报警时间比外周血阳性报警时间早<120 min ,2套血培养获得鉴定与药敏谱相同的分离株,也可能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③如仅导管血培养阳性,提示导管有细菌定植或污染。

④如仅外周血培养阳性,不能确定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若血培养阳性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念珠菌属,并且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则可能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⑤如2套血培养均阴性,不考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

三、拟拔除导管的患者血培养 至少采集1套外周血培养,无菌操作拔除导管,剪切导管尖端5 cm ,采用 Maki 半定量培养。结果解释如下:

①如1套以上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阳性,并且菌种鉴定与药敏谱相同,提示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②如1套以上血培养阳性且导管尖端培养阴性,若血培养阳性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念珠菌属, WS / T 503-2017则可能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如需要进行确认,要求进一步采集其他外周血培养,获得阳性且为同一菌种,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提示为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③如血培养阴性,导管尖端培养阳性,提示定植。如外周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均为阴性,不考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附:感染性心内膜炎 采集血培养时机及数量

①急性心内膜炎应立即采集血培养。宜在经验用药前30 min 内不同部位采集2~3套血培养。

②亚急性心内膜炎宜每隔0.5h~1h采集1套血培养,不同部位共采集3套血培养。如24h培养阴性,宜加做2套血培养。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2 年2 月第 45 卷第 2 期发布的《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一旦怀疑患者为血流感染,应在抗微生物药物使用之前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对已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患者,建议在下一次应用抗微生物药物之前采集标本。

对于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建议立即10min内采集2~3套血培养(每套血培养包括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每套采血量16~20ml,如果培养 24h未报阳,再采集1~2 套血培养。在任何情况下,对成人患者只采1瓶血培养是不能接受的。

采血量是影响血培养阳性率最重要的因素,保证足够血量可以采用双侧穿刺每侧2瓶(需氧+厌氧瓶)。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推荐在24h内至少进行3 次穿刺采样。

建议选择外周静脉进行穿刺采血,除非需要诊断 CRBSI,否则不建议从留置的静脉或动脉导管采 集血标本。切忌在静脉输液侧肢体采集血培养。 如果患者输液无法停止,应在对侧肢体采集血培养标本。对预置导管患者,如果疑CRBSI,在准备拔除导管的情况下建议在拔出导管的同时,送检2套外周静脉血培养和导管尖端5cm进行半定量培养。在不拔出导管的情况下建议至少同时采2套血培养,一套从外周静脉,另一套从导管采血。对于多腔静脉导管,样本应取自所有管腔(每个管腔取相同体积),分别进行血培养。单独送检经导管抽取的血液或单独送检导管而不配套采集经皮穿刺血培养不能判断CRBSI。

@xiaospring @论坛助手

最后编辑于 2024-08-01 · 浏览 2867

回复16 1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