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评价肝脏铁过载

对正常人来说,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铁与排泄的铁处于平衡状态。
当额外输注红细胞时,意味着血制品中所含的铁也会被输入体内,并在人体组织器官内沉积,造成铁过载。
因此,在解决贫血问题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铁过载”的危害!

铁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广泛参与机体生命代谢活动,如氧运输、电子传递、DNA 及蛋白质的合成等。
人体每天需要吸收1-2 mg 外源性铁,近端小肠是铁吸收的主要部位,肝脏和网状内皮系统是铁储存的主要部位。
肝脏铁过载与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肿瘤具有密切关系。
目前检测肝铁过载的主要方法有血浆铁蛋白、肝穿刺活检技术以及超导量子干涉仪等。
血浆铁蛋白检测不能精确反映肝脏铁含量,尤其是严重超载患者。
肝穿刺活检虽是金标准,但是作为一种有创检查,会产生一定并发症。
肝脏 MRI是一项无创、简便、安全、准确的检测肝铁过载的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正常人肝脏T2WI

铁过载患者肝脏T2WI

正常人肝脏T2WI

铁过载患者肝脏T2WI

同相位

反相位
MRI表现:
铁的超顺磁性效应使肝组织T1驰豫增长,T2驰豫缩短,肝内信号减低(与脊柱旁肌肉对照),呈现“黑肝症”。
T2WI信号降低更明显,显示更优,且不受脂肪肝影响。
同相位较反相位信号减低。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等无创性检测手段已逐渐成为临床诊断铁过载和监测去铁治疗疗效的方法。
肝脏铁过载可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甚至可诱导肿瘤。
MRI具有无创、简便、安全、准确等优势,更加适合用来对肝脏铁过载进行评估和指导治疗,从而达到提高治疗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最后编辑于 2024-07-31 · 浏览 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