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工资反转?医生面临“付费上班”困境!某院医生工资:-302.7元!


该博主表示:“公立二甲医院主治内科医师,合同编(和事业编待遇一样),在职10年,专科,区级二甲,在职员工一千左右,目前在望三甲努力,病源确实少,这些年的工资能拿六千/月就算烧高香了,而且近一年来五险二金只有3险(养老+医疗+失业险),如今绩效又砍了1/3,而且已经欠了半年了,现在去了个新科室,更有甚现在快要倒给医院钱了”。

这位医生的基本工资一半为保底工资,另外一半按绩效发放!只是绩效按9:1分配,即医院占90%,科室占10%,加上病源本来就少,就更谈不上绩效收入了,能拿全工资就已经很好了!他自己分析了一下原因:“我们一月收入几百万,扣费几十万,出去开支医院营收-30%,加上新科室引进设备、器械、水电、耗材等,总之一切费用都是由科室内部承担,而且扣除的是绩效中可怜的那1/10,绩效就变成了负数了”。
最令人无语的是,这名博主表示,医院建设新楼花费了大量财力,还欠供货商、器械商9位数以上的费用,此外,除了60%的医护需要“养活”以外,医院还有40%的后勤人员......
他想要谋得出入更是进退两难:“我规培三年,出去进修一年,且合同未到期,如果离开估计需要赔偿十万左右,离开后公立医院也很难再进了,如果去私立医院待遇也只有一万左右,但却要背井离乡,和朋友创业更要抛家舍业,前途未卜......如果留下要么摆烂要么只能等待渺茫的机会才能更进一步”。
医院分走总效益的90%,科室分10%!
合理吗?
此前,一名医生给领导的一封信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信中表示“我是同学推荐来咱医院上班的,听他说只要好好干活,一个月的奖金基本也有3K+,本是满怀欢喜、充满期待的来咱院神经外科就职,但是在工作期间,有些许不顺心,具体是神经外科绩效分配问题。”
“医院规定神经外科大夫的基本工作量是每个月6个病人,我也完成了基本工作量,怎么连个平均绩效也拿不上呢?分配12月绩效,我才意识到,科室绩效分配严重不均是导致人员频繁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
“科主任对我讲,科室赚了1000块,医院要提走900块,科室得到100块钱(名曰绩效),其中这100块,护士拿走70块,医生30块。科室有甲(主任)、乙(医师)、丙(医师)三个医生,原则上,这30块钱,平均一人应该10块钱。但是科室规定:10块钱中的3块是每个人必得,剩下7块谁管的病人多谁分的多。最后导致甲、乙各13块,丙只能4块钱。我得到的绩效是4块,而甲乙除了得到将近2倍的绩效外,还能得到病例钱、手术钱……既然患者分配不均,也无法改进,我建议:只要完成基本工作量,就应该发平均绩效x1.0,我只是想要一个基本绩效,如果无法改变,我申请调换科室(急诊或者骨科)。”

这封信与河南那名医生博主的遭遇也很类似,同样是科室居然只能得到总绩效的10%,那剩下的90%分给谁?医院要怎么使用?
无独有偶!2024年1月15日,内蒙古包头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并执行《包头市深化公立医院绩效薪酬制度改革工作方案(试行)》,重磅出台了医务人员绩效薪酬改革的十条措施,再次引发了业内热议。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公立医院绩效薪酬的内部分配。方案指出:
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的价值,体现医、护、技、药、管等岗位差异,合理拉开收入差距,避免平均主义。其中,医技科室人员、护理人员、行政和后勤人员人均绩效薪酬不得高于临床医生平均绩效薪酬的80%、70%、50%。
可以看到,绩效无论怎么分都会有争论,正如一名上海的呼吸内科医生所言:“不患寡而患不均,给谁分的多了少了,都会有怨言,那就赶紧推行年薪制吧,这样大家都没话说……”
年薪制确实是目前正在推行的政策,各地都在推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将探索试行年薪制。年薪制到底能不能解决绩效分配不公这个问题,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编辑于 2024-07-28 · 浏览 6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