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治

发布于 2024-07-24 · 浏览 3951 · IP 北京北京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RPGN)是一组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迅速出现少尿或无尿、肾功能急剧坏转的疾病,其病理表现为新月体肾小球肾炎。临床可分为三型:Ⅰ.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型(不伴肺出血);Ⅱ.免疫复合物型;Ⅲ.非免疫复合物型(不伴肺出血)。

【入院评估】

一、病史采集要点

1.现病史

(1)详述起病过程:起病缓急(急),起病前有无诱因,有无前驱感染,首发症状日期,主要症状如发热、水肿、尿量、关节痛、头晕、乏力、恶心、体重下降等情况,疾病的检查治疗经过等。

(2)注意询问血压情况,尿量多少,尿的颜色,水肿部位,发热规律,腰痛的有无及疼痛性质。一般状况时注意询问有无咳嗽、咯血、脱发、反复口腔溃疡、腹痛便血等。

2.既往史:有无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肝脏疾病病史,有无明确的用药过敏史。

3.个人史:患者饮食嗜好,居住环境情况。

4.家族史:叙述家族中有否高血压、糖尿病、肾炎及尿毒症病史。

二、体格检查要点

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一般体检注意有无贫血貌、皮肤紫癜、关节肿胀、扁桃体肿大、心界扩大、心音异常、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呼吸音改变,肾区扣击痛等。

3.注意浮肿部位,凹陷性或非凹陷性,注意有无胸腹水及腰骶部水肿。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1)疑诊:患者急性起病,病程短,发病前可以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恶心甚至呕吐,可有发热、血尿,水肿,血压升高,进行性少尿或无尿,贫血貌,院前检验提示肾功能减退。应高度疑诊。

(2)排诊:必须排除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Goodpasture病,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肾综合征出血热,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及其他原发性肾炎。

2.常见的鉴别诊断

(1)急性肾功能衰竭:一般均无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肾前性急性肾衰多有外伤、失血、脱水、休克、心力衰竭等诱因,常继发于其他疾病;急性肾小管坏死者常有肾毒性药物、明确的肾缺血、肾小管堵塞(如异型输血)等诱因。肾后性肾衰常突发无尿,腰痛,影象学检查可以明确梗阻的存在。

(2)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常有明确的用药或药物过敏史。血和尿嗜酸粒细胞增加,必要时肾活检。

(3)Goodpasture病:除了肾功能急剧坏转、抗GBM抗体阳性外、多有咳嗽咯血。有人也将其归入急进性肾炎的Ⅰ型。

(4)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中老年男性多见,咳嗽、咯血,发热,体重下降,多系统器官损害,肾功能急剧坏转,迅速出现少尿或无尿,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有人也将其归入急进性肾炎的Ⅲ型。

(5)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原体为汉坦病毒,患者发热明显,“醉酒貌”,低血压休克,少尿或无尿,血清学检查可资鉴别。

(6)狼疮性肾炎:可有急进性的表现,但多同时有其他多系统受累,如发热、关节疼痛、口腔溃疡,抗核抗体的检查可以鉴别。

(7)紫癜性肾炎:皮肤多有紫癜表现,关节疼痛,腹痛,有过敏原接触史。

(8)急性肾炎:发病年龄多较小,肾功能可有一过性减退,但只是暂时性,如很难鉴别,可行肾活检。

(9)其他原发性肾炎:有的原发性肾炎可以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但病理改变无新月体形成,而病变较重和持续,常需做肾活检协助鉴别诊断。

【医嘱要点】

一、一般医嘱

1.护理:肾内科常规Ⅰ级或特级护理,记出入量。

2.饮食:水肿时予低盐饮食,少尿无尿者应限制水的摄入,低蛋白饮食,以优质蛋白为主。

3.每日测血压,记录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二、辅助检查

1.化验检查

(1)血、尿、便常规,便潜血, 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肌酐,尿红细胞相位差镜检,必要时尿蛋白分子量测定,肾小管三项,尿浓缩稀释试验。

(2)抗链O,CRP(或HsCRP),血沉,补体,抗核抗体谱,免疫球蛋白,蛋白电泳,乙肝两对半和丙肝抗体(必要时其基因检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必要时外院),抗基底膜抗体(必要时外院),循环免疫复合物,冷球蛋白。

(3)血生化检测,如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肌酶、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检查等。

2.器械检查

(1)X线胸片(必要时CT)、心电图、Holter及24Hr动态血压检查(必要时)。

(2)泌尿系B超,测量肾脏大小(常增大)、实质厚度。必要时肝胆脾胰、前列腺、子宫附件B超与超声心动图、及其他相关脏器超声检查。

(3)同位素检查:必要时检查肾血流、分泌、排泄功能(GFR)。

3.特殊检查

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及其他有助于诊断的穿刺活检,这些特殊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三、治疗计划

1.强化血浆置换:主要适用于Ⅰ型、Ⅲ型。以正常人的血浆置换患者血浆。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置换血浆2-4升,直至血清抗体转阴或病情好转。常配合糖皮质激素(强的松1mg/kg.d,2-3月减量)及细胞毒药物(环磷酰胺0.1-0.15g/d,总量6-8g)。

2.甲基强的松龙冲击伴环磷酰胺治疗:主要适用Ⅱ、Ⅲ型。甲基强的松龙0.8-1.0g/d静点,3天为一疗程,5-7天后可重复,但一般不超过3个疗程,疗程间期予强的松1mg/kg.d口服,2-3月减量。同时予环磷酰胺0.8-1.0g,每月一次静点,总量6-8g。

3.对症治疗:血压高者可予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重度贫血可予输血。

4.透析治疗:患者凡达透析指征者,均应行透析治疗,直至肾功能逐渐恢复。

5.肾移植治疗:如长期肾功能未恢复,可在病情静止半年至1年后肾移植(Ⅰ型抗GBM抗体转阴后)。

6、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于ANCA阳性相关性小血管炎有一定疗效。

7、对症治疗。

【病程观察】

1.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1)水肿消退增长情况,尿量、尿色变化,咳嗽、咳痰及痰性质变化;

(2)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的监控;

2.辅助检查:

(1)血、尿常规,便潜血,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肝、肾功能变化,电解质、血气分析、血糖、凝血功能检查;

(3)胸片,肾脏及其他相关脏器超声。

3.疗效分析和处理

本病病情危重,必须及早肾活检,明确病理分型,如治疗措施不得当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治疗过程中注意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的副作用,如消化道溃疡、感染加重、血压血糖升高、出血性膀胱炎、骨髓及性腺抑制、肝脏损害等,临床注意观察。

【预后评估】

患者预后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及时诊断治疗,部分病人可缓解,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①免疫类型:Ⅰ型差、Ⅲ型相对好;②临床无少尿、血肌酐小于530umol/L或肌酐清除率大于5ml/min,病理尚未显示广泛不可逆病变者,预后较好;③老年相对差。本病长期的转归可发展至慢性肾衰或再次复发,故缓解后应长期随访,复发者可重新给予强化治疗。

最后编辑于 2024-07-24 · 浏览 3951

1 20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