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青霉素G和维生素C配伍作用综述

医疗行业从业者 · 最后编辑于 2024-07-18 · IP 浙江浙江
2887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8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青霉素G和维生素C配伍作用综述

辛老师。发表《现代应用药学》1996,10(增刊)

2024-07-18 整出,

检索本人电脑存放处:获:《青霉素G和维生素c配伍作用综述》(豆丁网全文),2023-03-09,仅有链接:述评(现代应用药学1996.13(增刊):127页。《青霉素G和维生素c配伍作用综述》(豆丁网全文)(2020-12-11,补查,2023-03-09,补连接网址https://www.docin.com/p-698812124.html

再检索;新电脑,F盘-浙江药学会议论文:

青霉素类注射剂药物配伍述评

辛学俊 浙江省黄岩第一人民医院(318020)

(97浙江省药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44页)

 

继头孢菌素类注射剂药物配伍述评,本文从341 篇文献中选79篇有关青霉 素类内容,附表于后,供参考,并对不同意见作一评价。

 

1.Vit C

两者配伍历来存在争论,且各地报告不少。本人对此己作了述评(现代应用药学1996.13(增刊):127页)。各地实验报告,经过平衡对照,否定了青霉素和Vit C两者存在氧化还原反应.影响青霉素溶液稳定性关健是溶液PH值, 越近中性越稳定。且新编药物学十三版54-55页删去十二版74页"不宜合用"之语。

(辛老师补充点评:关键在于中国药典标准的“维生素C注射液,是以碳酸氢钠作输料调节剂,PH范围5.0-7.0,经检测,大部分处6.5左右,它使更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维生素C注射液后的混合液PH值,趋向近中性范围,更利于青霉素的稳定条件。

但药学专业界,存 “维生素C注射液”和维生素C片剂“或原料的质量标准混淆概念【1】。

某年台州药学会议上,国内著名的药科大学教授大会报告,也把”维生素C注射液“说成是酸性药,会后,杜有功老师和本人,立即与教授个别交流,这是误传。

文献

【1】说维生素C是酸性以讹传讹的实例文献

说维生素C是酸性以讹传讹的实例文献

2.庆大霉素(及丁胺卡那霉素)

有认为两者配伍体外会形成复合物,使庆大失活降效,而临床合用普遍。对此文献[38]以8名健康年轻受试者,单剂量肌注庆大8万单位及两周后在同一部位肌注庆大8万单位加青霉素80万单位,用萤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分别测得体内庆大血清浓度。由此获得两组药动学参数在同一个体差异较小。结果表明青霉素对庆大药动学性质未发生显著影响。

3.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注射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溶媒,较高PH对青霉素稳定性影响小,较低PH影响大,这己成为共识。药学文献一再提请选用较高PH的葡萄糖输液配制青霉素,但这实际是很难办到。据本人调查所知,葡萄糖输液并间PH存在极大差异(辛学俊等,对大输液的PH调查,上海医院药学通讯1991.4期39页),文献(李成章等,药学通报1982, 17(9):524)抽样32批也得以证明。要保证青霉素尽少分解,唯一可行办法即尽可能缩短配制到输液结束时间。药剂学(奚念朱,顾学裘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1980年536页)述:青霉素水溶液配伍,或多或少发生变化,条件不同分解有快慢,只有在一定时间内变化量达到一定程度才不能使用于临床。

葡萄糖对青霉素的稳定性有无催化作用,存在不同看法[283][285],但不构成主要争论焦点。

4.碳酸氢钠针

青霉素直接溶于5%碳酸氢钠,临床较少见。从上所述,后者较高pH必然影响前者稳定性,但青霉素溶于酸性环境葡萄糖液,加碳酸氢钠适量使PH近中性,不会对稳定性大影响。这涉及临床及配制操作。

二、氨苄青霉素(下称氨苄)

1. Vit C

   文献[5][37T[260]配伍VitC,氨苄含量下降较快,VitC注射剂中各成份均能影响其稳定性。文献[314]就VitC针提高输液pH值推论使氨苄青霉素稳定性提高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2.甲硝唑针

   氨苄与甲硝唑唑G配伍显淡黄色,有认为其中葡萄糖所致,有可配和不可配之争,4h内仍稳定可配伍为一致意见。

3.去甲肾上腺素

   氨苄水溶液呈碱性(pH=8.5)[5]。去甲肾上腺素为儿茶酚胺类结构,碱性下易氧化变色是其通性。文献[282]考察一组升压药(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间羟胺)配伍氨苄(5%GS100ml溶媒pH为7.63:7.88:7.6)为可配范围,这与氨苄量及输液自身pH有关,且此文重在药理升压作用考察,应不可配伍为宜。该文已提及与偏碱性药配伍稳定性有差异与结构有关。

4.多巴酚丁胺

   多巴酚丁胺属儿茶酚胺结构,碱性易变色。但文献[63]多巴酚丁胺(生理盐水中)与氨苯碱(pH895)变色,与氨苄(pH8.61)及谷氨酸钠,乳酸钠配伍无变化,值得探讨,本人认为不可配为宜。

5.木糖醇

   文献[200]实验结果可配伍文献[230]综述一般情况

三、羟氨苄青霉素

   本品与含糖输液配伍稳定性较差,且与温度有关,宜现配现用。

四、羧苄青霉素

   文献[207]实验报告,本品与庆大,VitC配伍,溶媒生理盐水比5%葡萄糖稳定好。文献[230]则仅为综述报告一般情况。

五、乳酸环丙沙星

   文献[226]引用国外文献两者配伍1h后沉淀,文献[31为稳定可配。本人经复核:环丙沙星针10ml溶解青霉素G钠80万u,2h内未见任何外观变化。

(注:附表编辑,略。另有更全面的《药物制剂与临床》一书详述,2018-03-16))

 

 补:从《药物制剂与临床》,《第三节 青霉素类注射剂药物安全用药与配伍作用研究

》(二)青霉素类注射剂药物配伍

一、青霉素G 钠(钾)

(综述--98全国医院药学会议论文 p.307)

1.Vit C (-) [1][11][17][33][34][314][293][299][327][487] [739](+) [3][206][228][230] [614] [740]  

 

 

img


img


img


img
11 1 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