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第9届国际糖尿病足论坛口头报告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研究
入选第9届国际糖尿病足论坛口头报告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
·研究简介·
糖尿病足溃疡具有高发生率、高截肢率、高复发率及高死亡率的特点,是目前全球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
冉兴无教授团队针对2012年至2020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开展了一项历史—前瞻性临床研究,发现住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1年、3年及5年死亡率分别为18.6%、30.3%和44.1%,中位生存时间为90.3个月。进一步分析发现,年龄、高血压、慢性肾脏病(4~5期)、足坏疽和C-反应蛋白(CRP)升高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死亡率显著相关。最常见的死因是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其次是终末期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足溃疡相关败血症、呼吸系统疾病、癌症和跌倒损伤相关性死亡。
该研究在2023年被每4年举办一次的国际糖尿病足论坛(ISDF 2023)选为大会口头报告(仅2项中国学者研究入选)。
创新背后
目前我国有1亿多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足溃疡,提示其可能同时存在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等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截肢和死亡风险增加,医疗成本和社会负担也随之剧增,患者甚至家庭可能“因病返穷”,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探究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和进展、截肢及死亡的危险因素以及干预方案势在必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糖尿病足诊治中心基于住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国内外已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真实世界数据进行系列探索性分析,揭示了与糖尿病足溃疡死亡、截肢等相关的危险因素,评估了炎性标志物在糖尿病足溃疡诊治中的价值以及肾功能异常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死亡风险,为糖尿病足溃疡的防治提供有相当临床价值的证据。早期筛查危险因素,发现问题早期干预,才是预防糖尿病足溃疡发生、发展以及降低致残率、死亡率的根本。
本课题组基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真实世界的研究结果,“利用华西—成华城市区域医疗服务联盟”,长期指导基层医生在成都市成华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足溃疡危险因素的定期筛查及早期干预,并对合并严重病变的患者实现双向转诊,从而降低了该区域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风险,为我国糖尿病足溃疡防治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试验场所。
团队介绍
2005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立了全国首个多学科协作治疗糖尿病足的糖尿病足诊治中心,包括内分泌代谢科、血管外科、骨科、血液内科、超声医学及放射影像科等在内的多学科团队长期致力于糖尿病足溃疡的防治,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际及国内多中心GCP牵头项目7项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并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中心收治的足病患者来自全国30个省市,团队首先将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技术、超声水刀清创术等先进技术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目前已在全国各级医院推广。
综合周刊2024年6月13日A版 (8).pdf
最后编辑于 2024-07-06 · 浏览 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