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比闹钟还要准时的颈椎病

康复医学版版主 · 最后编辑于 2024-07-09 · 来自 Android · IP 广东广东
1862 浏览
icon杨庆运骨伤科医生 达人已点赞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病例信息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56岁

主诉:颈肩酸痛伴睡眠障碍4月余。

简要病史:患者于,4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肩酸痛伴睡眠障碍。无手麻,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

体格检查:触诊提示,压头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阴性,寰枢关节向左侧旋转,颈椎生理曲度正常。

辅助检查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T波改变

img

T波低平了一点点,考虑由睡眠不足引起,不过仍然在正常范围之内。

DR提示:寰枢关节向左侧错位,颈椎生理曲度存在,各椎间隙无明显狭窄。(仅有报告)

临床诊断: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部分患者出现眩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心悸、心前区不适、血压不稳、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且辗转就诊于神经内科、心内科、耳鼻喉科、消化科等多个科室诊疗,可症状还是没有缓解。这种情况就需要考虑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与神经根型颈椎病合并发生,有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的症状,这种交感神经症状很难确定是哪一部位的交感神经受压或刺激引起:

1.是颈椎骨关节炎症刺激交感神经引起。2.是脑缺血引起

神经节 对应器官或内脏颈上神经节

C1~C4 眼、咽喉、心脏、面部及颈内外动脉所到供血的器官颈中神经节

C5~C6 下颈部、上肢、心脏、甲状腺颈下神经节

C7 上肢、心脏、胃、肠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以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为主,如头痛或偏头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眼部的症状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窝胀痛、流泪,眼睑无力,瞳孔扩大或缩小。常有耳鸣、听力减退或消失。还可有心前区痛、心律不齐、心跳过速和血压升高等心血管症状。如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等。

体征:头颈部转动时颈部和枕部不适与疼痛的症状可明显加重。压迫患者不稳定椎节的棘突可诱发或加重交感神经症状。

另外一方面,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对睡眠的影响,最主要有两方面:1.晚上怎么都睡不着,甚至吃安眠药也不管用 2.每天凌晨定时醒来后,再也睡不着。这由颈椎错位后压迫交感神经,导致交感神经太兴奋、副交感神经抑制不了下去引起。

处理分析

治疗经过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多与颈前交感神经节受刺激有关,颈前交感神经节包括颈上、颈中、颈下(星状)神经节。神经节可能会被颈深屈肌刺激,也可能跟椎体错位刺激引起。因此对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患者,患者可表现为恶心、呕吐、面部器官功能障碍,这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在某些表现上相似。因此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名称问题,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从神经和血管的关系上来讲,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着血管的收缩,因此血管的流速受交感神经影响,即颈前神经节影响椎动脉;而神经本身却是一个血液丰富的结构,3%的质量却需要人体的20%氧气,神经与血管相互影响。

因此对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思路,可以处理颈前筋膜至骨面层,根本目的是减少颈深屈肌对交感神经节的刺激;同时通过处理茎突刺激迷走神经改善血流量,也可处理枕下肌群、C5/6、C6/7关节突关节,来减少椎体错位对交感神经节的刺激。最后仍需要处理双侧喙突和上胸椎的关节突关节,用以改善姿势对颈椎的影响。

颈椎软组织松解

传统正骨复位寰枢关节

服用中草药汤剂

中频电刺激

复位好寰枢关节症状就能消失(仅限此病例)

颈椎病 (76)
纠错
8 8 8
同行评议(0)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病例完整NaN
临床实用NaN
诊疗科学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