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张胜兵:卵巢癌术后复发,不想手术,中药成功治愈“妇癌之王”
病例信息
注:以下病案为本人亲诊真实病案,仅供学习参考!
个人信息:某女,68岁
主诉:少腹部包块1年余
现病史:患者一年前卵巢癌伴右腹股沟淋巴转移,做了肿块切除手术,最近又复发,不愿意再做手术,后经人介绍于我处求医。
既往史:Ⅱ型糖尿病,盆腔积液、胃息肉、浅表型胃炎,肺结节、胆息肉、低蛋白血症。
症见:患者感觉身体乏力,口苦,睡眠偶尔差,少腹部重痛,手可扪及包块,偶有一阵阵发热,大小便正常,胃口正常。舌暗苔白边稍有齿痕,舌下瘀阻。左关豆搏指,整体滑,右脉滑涩关小豆。
分析处理
读完病案,可以确定患者的西医诊断为卵巢癌;中医诊断为癥瘕。所谓“癥”(zhēng),即有实体可征,坚不可移者;而“瘕”(jiǎ)则犹可移动,按之或有或无,亦聚亦能散,如有所假托。身体乏力明显就是气虚。少腹部重痛,多因湿邪困阻气机而致。舌暗苔白边稍有齿痕,明显就是脾虚生湿之象。舌下瘀阻则表明患者体内有淤血。左关豆搏指,整体滑,右脉滑涩关小豆则说明肝郁气滞、痰瘀互结。体内气滞、瘀血、痰湿这些病理产物聚结于胞宫,久而聚以成癥瘕,于是手可扪及包块。肝气郁滞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很有可能会导致肝瘀化火,这个时候嘴巴就会出现口苦的感觉。所以患者的证型就是肝气郁滞,痰瘀互结;治疗上就应该疏肝理气,除痰化瘀,软坚散结。于是拟方:小柴胡汤、导痰汤、消瘰丸加减。
西医诊断:卵巢癌
中医诊断:癥瘕
证型:肝气郁滞,痰瘀互结
治则:疏肝理气,除痰化瘀,软坚散结
处方:小柴胡汤、导痰汤、消瘰丸加减
拟方:柴胡25克、黄芩10克、甘草10克、法半夏10克(小柴胡汤加减)、胆南星10克、陈皮15克、茯苓20克(导痰汤加减)、生内金10克、生牡蛎30克、玄参30克、浙贝母30克(消瘰丸)、鳖甲30克、夏枯草30克、连翘10克、炒白芥子20克、青皮10克、刘寄奴15克、徐长卿15克、姜黄15克、穿破石30克、丹参30克、红花15克、郁金15克、山慈菇15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海螵蛸15克、海蛤壳15克,7剂。
二诊:患者仍有晨起口苦,偶一阵阵发热,易醒。在上方基础上加生地30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滋阴,续进7剂。
三诊:患者自述最近只是血糖有点高,纳不香,偶有恶心,余皆可。在二次处方基础上加炒五仙各10克增进食欲,续进7剂。
四诊:患者恶心好转,晨起口苦,一阵阵发热,纳不太香,寐可。重新开方如下:柴胡25克、黄芩10克、法半夏10克、竹茹10克、茯苓10克、茯神10克、陈皮10克、枳实10克、炒五仙各10克、生地30克、麦冬30克、玄参30克、太子参10克、炒白术10克、灵芝30克、西洋参10克、铁皮石斛10克、山慈菇10克、鳖甲30克、浙贝母30克、知母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7剂。
五诊:患者自觉身体虚,动则汗出,偶盗汗,偶易醒两次。胃口好转,不难受了,不恶心了,一阵阵发热还有点,在上方基础上加黄芪30克、枣皮30克益气补血;煅牡蛎30克收敛固涩、止汗;炒酸枣仁30克养心安神。7剂。
六诊:患者除偶尔有一阵阵发热,空腹血糖7.8mmol/l,在上方基础上加白薇10克退虚热。7剂。
七诊:患者只是稍感乏力,微微发热还有,在上方基础上加银柴胡3克、升麻6克退虚热。7剂。
八诊:患者除了偶尔有一阵阵发热外,其它都正常,在上方基础上去掉黄芪、枣皮、酸枣仁,加青蒿10克退虚热;柴胡加到25克。7剂。
后续:吃了不到三个月的药,患者的儿子给我发信息说所有癌症检查指标都正常,患者所有症状均消失了。
总结与讨论
方药分析
该患者是痰瘀互结的证型,同时还有肝气郁滞,故在处方中,以柴胡、黄芩和解少阳,疏肝解郁;胆南星、法半夏、茯苓、陈皮为导痰汤加减以化痰浊,加炒白芥子增强化痰之功;青皮、刘寄奴、徐长卿、姜黄、穿破石、丹参、红花乃行气通络,活血化瘀之药;生内金、生牡蛎、玄参、浙贝母、鳖甲、夏枯草、连翘、郁金、山慈菇、海藻、昆布、海螵蛸、海蛤壳软坚散结,因患者不仅有卵巢癌还有肺结节,故加大软坚散结之力量。
大家如果仔细体会,就会发现我的治疗思路,基本方基本变化不大,但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兼证进行灵活变化,这就是有变有守。如果吃了几天药效果不明显你就以为不对证,就频频换方,那么患者的根本病证是治不好的,患者的根本体质是改变不了的,所以作为一名医生要知道什么时候要变方,什么时候要守方。守中有变以应其症,变中有守不离其宗。
同样,患者在配合医生治疗时也要有一定的耐心,如果吃了几付药没有看到效果也不要轻易否定医生,因为有些慢性病在开始治疗时效果不会马上出来,往往要坚持一段时间治疗疗效才会显现,甚至有的患者治疗很长时间都没有改变,可继续治疗疗效一下就出来了。这也是患者一方面的因素。
这个患者非常配合治疗,严格按照医嘱要求忌口和服药,所以收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最后编辑于 2024-07-04 · 浏览 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