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你们医院评价论文看if还是中科院分区?

发布于 2024-07-03 · 浏览 4290 · IP 辽宁辽宁

2024年最新期刊If出炉了,我估计大多数人一看到自己发表论文所在期刊的if,肯定会心头一凉,脑门冒汗,我也听一些学术群里,不少同学在抱怨,去年5分多的sci,今年变到2.9,毕业要求3分,彻底凉凉。不知道后来那同学怎么样了,他所在的高校会不会即时跟进,修改补充毕业要求,然后,让这同学顺利毕业呢,不从得知,至少,有一点可以说,如果有些高校或者医院还是在通过期刊的if来评价研究论文,那么可以说明,他们机构的这些行政人员是懒惰到家了,对政策的解读和执行非常糟糕。

所以,科研民工们,你们医院现在是看if,还是中科院分区,还是jcr分区?

经我初步调查,基本上有4种类型。

第一:还是看if,5分以下一个档,5分以上一个档,10分以上一个档,假设cns就是一个数100w。这么评价论文的机构,常常附加一条,必须是第一作者才有资格享受奖励。

第二,看if,结合中科院分区。比如5分论文,如果是中科院1区,就给10奖励,如果是2区,就给5奖励,非中科院1-2区,无奖励。看来这类机构还是紧跟政策要求,引导机构发表高质量论文。

第三,只看中科院分区。奖励也不多。这类基本是985中的翘楚,因为中科院分区标准可能他们就参与制定了。

第四,不看任何,连论文都不看。比如西湖大学。如何评价呢,四个字,呵呵,期待。

破五唯提出快五年了,效果显而易见,各大高校机构都逐渐完成了转型。评价论文的体系也更立体,但是,距离真正的评价一个科学家的潜力,现今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评价体系。

最后针对现在科研界的情况,我以一个小科研人员的身份,发发声,提下自己的几点建议,最后一条最重要。

1.大佬们很有钱有资源有人脉,更应该踏实做科研,发CNS也没啥大意思,尤甚,那种基于我国人群的大样本组学研究,建议谨慎,甚至发表前应该到有关部门备案审查。

2.全球经济衰退,当发paper不再是独立的学术圈的事儿,不管是nature还是刚加入SCI的小期刊,他们目的都差不多,为了让自己的期刊更有影响力,为了获得马内,所以我们多静下心来思考,你的论文配得上发表吗?

3.青椒们别犯傻,跟着大佬喊,不能只看论文,我告诉你,如果有一天学术圈不看论文了,青椒只有si路一条。

4.好好领悟这句话:踏实做科研,情愿冷板凳。我在炎症性肠病(IBD)领域研究快二十年了,10分或者10分以下的论文,涉及IBD的,百分之95都是照猫画虎,根本不认识IBD到底是什么。

5.这条最重要。以后生物医药科研的发展,小青椒只有两条路,或者给大佬一辈子打工,忍辱负重,来获得资源,百分之0.01的人有可能成为大佬(只有不到十年时间);或者就是当一个教书匠/看病小主治。科研的全民炼钢时代已经过去了,不是一个导师带着两三个研究生,花几万块钱,做一个sci,就能拿到基金然后维持实验室运营了。大样本的组学,转录组,蛋白组,修饰组,单细胞测序,菌群宏基因组,这些实验从样本收集到上机测序,动则百万,一个国自然面上才50万。科技的发展,代表以往实验思路的淘汰和运营资本的增加。

朋友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img
炎症性肠病 (9)

最后编辑于 2024-07-03 · 浏览 4290

18 7 9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