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见:如何看待多地鼓励高考考生学医
自6月25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融媒体中心官方公号“友谊在线”,刊发了该县卫生健康局《致全县高考生的倡议书》,向全县高考考生及家长发出倡议,加入医学行列回馈家乡,并在倡议中承诺“学生毕业后,根据所学专业及个人意愿,届时县卫生健康局统一调配安排岗位”之后,又有多地发布鼓励高考考生学医和学成后回报家乡的通知。
6月29日,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出《致全县高考考生及家长的倡议书》:新源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倡议更多的学子们能够把悬壶济世作为志愿的信念,把救死扶伤作为一生践行的诺言,我们诚邀你加入医学行列,报考医学类院校。
新源县卫健委还表示,新源县随着医改工作、国家基层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全县上下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当前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的重要举措。
甘肃玛曲县卫生健康局也发出了《致全县高考生的倡议书》:当地专业学科人才又奇缺,专业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倡议广大考生能够考虑报考医学类院校。
江苏省太仓市卫健委发文介绍,太仓籍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江苏省或全国重点高校医学类专业并在本科批次以上录取,有机会享受5万元到15万元不等的政府资助,资助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包括精神卫生)、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
…………
面对各地的鼓励,我还是想讲一讲如何看待报考医学专业。
第一,不要动不动就劝人学医。人无此志,莫要强求。不仅是医学专业,其它任何专业都一样。
当下的职场,家里没资源,命里无贵人,误打误撞的试错成本之高绝对超乎想象。
努力和学历的贬值程度在医院里是相当明显的。
当吃苦耐劳从一种美德变成一种习惯的时候,谈坚持就变得越来越难能可贵。
第二,未来在哪里人就去哪里。决定人才去留的重点在哪里?是对未来的预期。
一个小城的未来,如无意外一眼就能望到头,在一个小城工作,大致上也是一眼到头。
大家对于一个地方的信心,往往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而是靠腿走出来的。
对于人口净流出、城镇空心化、结构老龄化的小县城,毋庸多言。但希望大家就业时理智对待。

最后编辑于 2024-07-02 · 浏览 1.3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