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因性疼痛 综合治疗是关键
读后感:
患者是家老大,在外身居高位,母亲生病,身先士卒,家人不参与,还要责怪,---造成患者--心因性疼痛。
看文章报道措施,通过家庭治疗争取家人的支持,促进其病情恢复。配合使用抗焦虑、抗抑郁、镇静助眠药物治疗---同时联合针灸、耳穴压豆等中医治疗,--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等物理治疗,嘱其加强运动、规律生活,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文章结尾:周林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对于心因性疼痛患者而言,良好的家庭环境很重要,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鼓励、包容、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看了此文,我倒要发一个灵魂拷问:
患者做人太负责了,其他家庭成员,做“甩手先生”,倒是逍遥客一个。文章说的心理治疗上特殊案例。但这个 家庭其他成员,不该扪心自问吗?!
2024-06-28,;11:30,收录,辛老师
心因性疼痛 综合治疗是关键
健康报,2024年6月20日(7)
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心身医学科 蒙春夏
47岁的周林(化名)是一家公司的高管。近10年来,她饱受疼痛的困扰,起初是腹部酸痛,后来逐渐扩散到四肢、头部、背部;受疼痛困扰,最近3个月甚至连正常睡觉都很困难。此前,周林做了很多检查,始终找不到疼痛的原因,只能靠止痛药物减轻痛苦,她每天忧心忡忡,无法正常上班。
不久前,周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心身医学科就诊。耐心听完周林自述病史和症状后,我们为她进行了一系列心理评估和生理检查。检查发现,周林的心理压力极大,长期处于紧张和自责的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正是导致她身体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周林在家里排行老大,对家人责任心极强。10年前,母亲被查出患有胃癌,住院期间她全程照顾母亲,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出现腹痛症状。不久后母亲去世,家人责怪她没有及时带母亲看病耽误了治疗。家人的不理解,让她感到内疚、委屈、伤心,再加上工作压力,此后病情便反复无常。
经诊断,周林患的是躯体形式障碍,她的疼痛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体验。很多时候,身体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与情绪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如焦虑、抑郁、愤怒等,这种疼痛被称为心因性疼痛。心因性疼痛与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疼痛有所不同,但同样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针对周林的情况,我们为她制订了一套心身同治综合治疗方案。
通过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帮助周林了解并识别疼痛的心理根源,学会应对和管理负面情绪;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其对疼痛的认知和应对策略,减少因焦虑而加剧的心因性疼痛。
通过家庭治疗争取家人的支持,促进周林的病情恢复。配合使用抗焦虑、抗抑郁、镇静助眠药物治疗,改善其情绪和睡眠,进而减轻躯体症状。同时联合针灸、耳穴压豆等中医治疗,调节气血流通。予以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等物理治疗,以缓解疼痛症状。另外,嘱其加强运动、规律生活,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经过3周的治疗,周林的疼痛得到明显缓解,她不再感到那么疲惫和压抑,睡眠质量也明显好转。
周林的故事并不是个例。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心因性疼痛的困扰,在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会出现非器质性身体疼痛。对于心因性疼痛患者而言,良好的家庭环境很重要,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鼓励、包容、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最后编辑于 2024-06-28 · 浏览 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