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冷冻消融与肺结节冷冻活检

肺结节冷冻消融(肠癌术后转移性实性肺结节)

CT定位

局麻针再次CT定位

这个肺结节由于做单纯冷冻消融,所以冷冻刀采用最短路径直接经胸膜进肺,不像热消融(微波、射频)在这个部位使用需要考虑疼痛与胸膜瘘风险(这个靠近胸膜位置肺结节如果做微波消融不太合适),仁济池教授对这个部位的肺结节喜欢给予胸膜充分局麻后,再斜角度进针微波消融,也是不错的方法!这个部位如果要做冷冻隧道活检(要求肺内隧道1-2cm),为了肺内密闭负压冷冻隧道稳固,也最好采用类似池教授的斜角度进针。这个冷冻刀抵近肺结节边缘后,采用冷冻固定模式将肺结节固定,防止呼吸运动的干扰,方便再次调整进针角度,图中角度应该非常好,无需调整,只需要复温后进针即刻。

冷冻刀固定模式固定肺结节后,复温1分钟后(靶向刀温度不准确,喜欢以时间评估;如果氩氦刀一般复温到15度),同角度进针后再次固定,发现偏了一点点(滑针),但不影响消融效果。分析:肺结节偏硬,冷冻刀是三棱针,单纯固定模式复温后,再穿刺肺结节会移动,今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建议先建立“冷冻隧道”,即将固定模式转变为冷冻模式,形成局部冰球,再复温时针道复温但冰球还在,利用冰球粘住肺结节后再进针,也许就不会出现滑针现象。

为了确保冰球最大径覆盖肺结节,冷冻刀的刀头需要穿过肺结节

二个15分钟的冷冻消融后形成消融带覆盖肺结节

冷冻冰球无法覆盖肺结节附近的肺大泡

肺结节冷冻按照牛立志教授意见,基本都是采用三个循环,第三个循环后冰球越来越扎实了。

拔到后出现气胸,冰球已经覆盖肺结节,但无法覆盖肺大泡。

第二个实性肺结节采用冷冻隧道活检同期冷冻消融手术(同一个病人)先CT定位后麻醉针定位

采用22G穿刺针引导法(以前文章有说明)先穿刺入肺,发现偏移肺结节了

将22穿刺针拔回2cm进入金属鞘内,利用金属鞘调整角度再次穿刺,直接插入肺结节中央(一般朋友圈炫耀的图片基本都是调整后的图片,其实我也是普通人,也是调整插了几次才精准)不用担心肿瘤种植,因为2cm范围内调整,最后冰球都能覆盖到。

22G穿刺针到位后,就可以把后面的金属输送引导器引导到肺结节中间

这个引导过程没有把最外面的鞘引导到位,拔出22G穿刺针与内芯后,重新插入冷冻刀后,发现还是有一点点偏,但是还是在肺结节实性部位,就不再调整了,冷冻消融不影响,活检的时候注意活检部位即可(半自动活检枪的活检槽面向活检方向)

开始进行二个循环的冷冻消融

冷冻消融后,复温拔刀进行活检,即刻出现肺内出血,不过已经冷冻消融后就不担心肿瘤种植了,也说明肺结节消融前活检,更加容易出血,影响后续消融边界的判断,所以肺结节活检目前建议先消融后活检。

活检后进行第三个循环冷冻

拔刀后也是出现气胸
最后编辑于 2024-06-27 · 浏览 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