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软管遗留患儿体内5年后,终于取出来了

新闻回放
2018年12月,5个月大的小白在陕西榆林一家三甲医院就医时,因为护士误操作,导管断在了小白左耳后侧的头部静脉内
回顾事故时发现,一名年轻的护士给小白更换留置针,她担心揭除敷贴和胶布会撕扯头发造成小白痛苦哭闹,于是先将胶布下粘住的头发用理发器剃除后,才拔掉了留置针。
B超结果证实了这一猜测——一截长约15毫米、直径约0.8毫米的细管状影像,在小白左耳上方皮下1.3毫米处被发现,长度、形状均与留置针缺损的那截导管相符。最终时隔五年,6月20日17时许,这根患儿体内留存五年的留置针软管,在北京儿童医院经手术取出。

(来源:新京报)
作为一名护士长,为了减少该类事故的发生,关于留置针有以下几个流程需要明确
划重点!!!
留置针操作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之一。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除了关注穿刺的成功率,也不能忽略拔管时的细节问题。
1. 操作前准备:给小孩子打头皮留置针,最好还是把头发剃掉一点,不然确实会增加风险。

2. 合理选择血管:置管时应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并避开关节处,以免肢体运动时反复扭曲套管。
3. 留置针使用:严格限定一次性使用,特别是一次穿刺不成功时,应更换新的留置针,禁止二次穿刺或穿刺针插入软管内再次使用。增强 CT 检查时选择耐高压留置针,防止在高压推注造影剂时发生留置针破裂或断裂。
4. 避免操作不当:测试套管针与套管是否粘连时,应该以左右旋转的方式转动,严禁上下松动针芯,以免损伤导管。穿刺时如遇阻力不能硬行推进,此时如果再将针芯向前推进,锐利的针头有可能割断部分外套管,而拔出时易造成外套管折断。送套管后预留 2 mm 固定。
5. 静脉通路维护:固定时选择合适的敷贴,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固定。留置期间加强巡视,评估留置针的完整性,发现异常及时拔除。
6. 注意正确拔针:拔针时采用离心方向、零角度撕除敷贴,待敷贴完全撕开后再拔出留置针,避免强行拔除留置针,拔除后观察留置针的完整性。
7. 拔针时慎用剪刀:每次给患儿撕胶布,家属要求用剪刀的,都果断地说不!尤其是对于躁动不配合的患儿。
8. 加强人员培训:科内展开留置针断针的应急预案演练,强化临床护士的应急能力。对于留置针断针只有早期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避免事态恶化,也是最有效的处理方法。
9. 做好患者教育:在做增强 CT 时要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告知可能会存在留置针破裂的风险。
置管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患者配合,使患者家属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监督。避免患者出现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的情况,当发现穿刺部位如有异常或不适,请及时告知护理人员!
断管后的处理流程
1. 一旦发现导管断裂及残留在血管内的情况,及时按压穿刺血管的穿刺点两端,距穿刺点上下 5 cm 左右,以阻断回心血流。同时要患肢制动,防止因移动断端刺破血管加重血管损伤。
2. 立即呼叫医生和护士协助处理,并报告护士长及科主任,通知血管外科急会诊。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明确位置,无菌技术下取出断端。
3.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抚和解解释工作,配合取出断裂软管。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做好家属的沟通工作,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4. 做好切口的护理,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必要时可用湿性愈合敷料促进切口愈合。

导管断裂紧急处理机制
希望在未来该类事件可以更少的发生!共勉!
最后编辑于 2024-08-09 · 浏览 23.2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