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浅谈肌电图神经源性改变

发布于 2024-06-22 · 浏览 1972 · IP 河南河南

很多大夫都说“临床上工作数年仍是分不清神经源性损害和肌源性损害”,今天我们就先来谈谈肌电图上神经源性改变的表现。

神经源性改变主要是指周围神经轴索或运动神经元胞体受损后,在针电极肌电图上的表现。根据损伤时间的不同在肌电图上表现亦有不同。

首先,损伤早期。

神经轴索断裂或神经元凋亡早期,肌纤维没有减少,但是支配肌纤维的单位神经少了,所以神经发出指令后相对听话的肌纤维就少,大力收缩能募集到的肌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正常,而动作电位数量是下降的,所以这个时候就出现波幅不低,但募集减少,典型的称为单纯相。

如下图中,a图是正常募集,可以看出来神经元丰富,支配的肌纤维也多,出现密密麻麻的募集图形;b图是神经源性损害,就只有那么几个稀少的电位,募集减少。

img

损伤约2、3周之后。部分没有神经支配的肌纤维发现自己竟然没人管了,那好吧,那就自己玩,随便跳吧,于是就出现了纤颤电位、束颤电位和正锐波。

这里我们再解释一下这几个电位的定义(直观看如下图),纤颤电位和正锐波都是单个肌纤维的动作电位,只是电极放置位置与放电肌纤维的距离不同。

束颤电位就是一个运动单位内的全部或部分肌纤维的不随意自发放电,可能起源于运动神经元或轴突,由于是很多肌纤维同步收缩,表现为自发的肌肉抽动,很少引起关节移动。

img


img


img

最后,损伤几个月或更长时间后。没有损伤的神经发现:“嘿!竟然有部分肌纤维没人管?看把它们嘚瑟的,不能让它太自由了!”

责无旁贷!于是这些好的神经赶紧就伸出触角去支配这部分嘚瑟的肌纤维,我们称之为芽生。

所以,这部分剩余的神经支配的肌纤维就增多了,当然多支配的这些肌纤维距离神经有远有近,就造成运动单位电位的时限增宽,相位增多;肌纤维多了,相对来说力量还是大了,波幅也增高。

另外,自由的肌纤维数量较前减少,所以自发电位会较前一阶段减少。还是上两幅图(如下)更直观一些,大家自行消化理解。

img
img


img

最后编辑于 2024-06-22 · 浏览 1972

回复20 1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