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剂(汇总版)

免疫抑制剂可分为:
① 糖皮质激素类,如泼尼松(Prednisone)、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等;
② 烷化剂,如环磷酰胺和苯丁酸氮芥等;
③ 抗代谢物,如吗替麦考酚酯、甲氨蝶呤、硫唑嘌呤、巯嘌呤等;
④ 核苷酸还原酶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羟基脲、青霉胺和来氟米特等;
⑤ DNA生合成抑制剂
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生或合成,如硫唑嘌呤(Azathioprine)、霉酚酸(Mycophenolate)
⑥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s, CNI)
通过抑制辅助型T淋巴细胞(Th)的分化和减少IL-2的分泌来发挥作用。如环孢素(Cyclosporine)、他克莫司(Tacrolimus)等;
⑦ 雷帕霉素靶分子抑制剂,如西罗莫司和胍立莫司等;
⑧ 生物制剂和单克隆抗体,通过靶向特定的免疫分子来抑制免疫反应,如抗胸腺细胞免疫蛋白、莫罗单抗-CD3、达利珠单抗(Daclizumab)巴利昔单抗(Basiliximab)、依法珠单抗和那他珠单抗等。
以及中药: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 wilfordii)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
⚠️羟氯喹是一种抗疟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免疫系统中的某些细胞和分子来减少炎症反应,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确实可被视为一种免疫抑制剂
泰它西普是一种有效的免疫抑制剂,特别适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双重靶向BLyS和APRIL的机制使其在抑制B细胞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它是一种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主要靶向B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通过多种机制抑制B细胞的功能和数量,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最后编辑于 2024-06-20 · 浏览 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