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分享- 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


一、培养
沙氏琼脂培养基培养:菌落生长快速,3天内成熟,绒毛状,开始为白色,边缘为稀疏淡黄色,反面为黄褐色。成熟后,中央为黄褐色,边缘为白色,有浅放射状沟纹,并有淡黄褐色液滴产生。

二、镜下形态
1.分生孢子梗:长 100~250μm,宽 4.5~6μm,无色、光滑、微弯曲、近顶囊处稍膨大。
2.顶囊:半球形,直径 10~20μm。
3.小梗:双层,平行密生于顶囊表面的 2/3 处,梗基与瓶梗等长。
4.分生孢子:呈球形、近球形、棕色、光滑呈链状。
5.分生孢子头:呈长而紧密的直柱状。





三、属内鉴别
1.与黄柄曲霉相鉴别:黄柄曲霉生长速度较土曲霉慢,培养基反面颜色不同。
2.与构巢曲霉相鉴别:两者分生孢子梗均有弯曲,前者无色,后者为褐色;前者小梗细密,后者相对粗疏;前者有粉孢子,后者无。具体见构巢曲霉章节。
四、抗真菌药物敏感性
土曲霉对两性霉素B天然耐药。阿尼芬净、米卡芬净、卡泊芬净、泊沙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体外对土曲霉抗菌活性好(低MIC值)
五、临床意义
该菌世界范围分布,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从大气、土壤、谷类、皮革制品中分离出;可致肺曲病、腹膜炎、椎间盘炎、外耳道真菌病、眼内炎、慢性脑膜脑炎、假指关节感染。
最后编辑于 2024-06-15 · 浏览 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