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免疫球蛋白G偏低,竟然是它导致

免疫室医师 · 发布于 2024-06-12 · 来自 Android · IP 湖北湖北
2103 浏览
推荐、达人点赞 2 项荣誉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5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昨日一体液免疫样本IgG低(结果如下)免疫球蛋白A1.51 0.82-4.53g/L 免疫球蛋白M 0.53 0.46-3.04g/L 补体C4 0.16 0.16-0.38g/L 免疫球蛋白G 3.15 ↓7.51-15.6g/L 补体C3 0.55 ↓0.79-1.52g/L,刨根问底,温故知新。

IgG主要具有抗菌、抗毒素、抗病毒 、固定补体等作用。

IgG偏高在检验工作中多见,引起血清中IgG含量升高的疾病多数为感染、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多发性肌炎、淋巴肉芽肿、心内膜炎等。

相比而言,引起血清中IgG含量降低的疾病比较少见,主要见于抗体缺乏症、免疫缺陷综合征、非 IgG 型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综合征、某些白血病、烧伤等,先天性低 Ig 血症等。

对样本进行复查后(结果一致)我们调阅了患者的病历,此患者是一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按照SLE的发病特点,IgG大多是高的,而这位患者IgG才3.15,与临床医生沟通得知患者此前1年多一直在外院行贝利尤单抗+激素治疗,近日转到本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贝利尤单抗:主要针对可溶性人 B 淋巴细胞刺激因子蛋白(BLyS)的特异性人 IgG1λ 单克隆抗体,可阻断可溶性 BLyS(一种 B 细胞存活因子)与其 B 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抑制B细胞生长(包括自身反应性B细胞),并减少B细胞向产生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分化。主要用于治疗SLE和狼疮肾炎。贝利尤单抗通常需3-6个月才能充分发挥疗效;因此患者有严重表现时,医生通常将贝利尤单抗与糖皮质激素或起效更快的免疫抑制药物(如,甲氨蝶呤)联用。再看患者的淋巴细胞流式分群结果,B细胞绝对值↓↓,与药物作用机制吻合。

img


利用减少B细胞机制治疗SLE的临床常见单抗还有利妥昔单抗,利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地与跨膜抗原 CD20 结合。CD20 抗原位于前 B 和成熟 B 淋巴细胞的表面,而造血干细胞、前前 B 细胞、正常浆细胞或其它正常组织不表达 CD20。利妥昔单抗与 B 细胞上的 CD20 抗原结合后,启动介导 B 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B 细胞溶解的可能机制包括: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抗体依赖细胞的细胞毒作用(ADCC)。利妥昔单抗还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还用于治疗R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总结:日常工作中在保证质量在控的情况下,对于异常结果要多方寻找原因,当一名胸有成竹的审核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 (65)
4 7 16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