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陪护”病房革新照护模式
近日,厦门同安区一家养老院的老人因突发房颤被紧急送往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在繁忙的手术室外,老人的儿子在住院单上签字后,便放心地回到了家中。这得益于厦心医院实行的“无陪护”病房服务,让患者家属在签字后便能回家,无需长时间在医院陪伴,极大地减轻了家属的负担。
“无陪护”,顾名思义,并非意味着患者将孤独面对病痛,而是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实现了专业照护的无缝衔接。厦心医院的这项改革,基于对现代医疗需求的深刻理解,构建了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照护体系。在这样的病房里,护士和经过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医疗护理员成为了患者身边最坚实的依靠,他们不仅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还承担起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份细致需求,从饮食到清洁,从安全到心理慰藉,无不体现出专业与温情的融合。
这一模式的实施,背后是厦心医院长达数年的探索与实践。自2017年起,医院就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逐步建立起一套涵盖住院流程程序化、饮食供餐治疗化、医疗护理员培训体系化等在内的“六化”管理模式。这种精细化、系统化的运作,确保了即使在没有家属陪护的情况下,患者也能享受到安全、高效、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厦心医院在“无陪护”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无陪护+”模式,不断深化照护内涵,提升服务品质。这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完善上,更在于对患者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尊重,通过分级护理制度,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照护方案。例如,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自理能力,患者会被分配到不同级别的护理服务,从一级护理到三级护理,每一级都有对应的护理人员配比和专业指导,确保照护既不过度也不缺失。
此外,厦心医院的“无陪护”模式还解决了家属陪护成本高、效率低的社会痛点,减少了因陪护导致的家庭与工作冲突,让家属能够专注于自身的角色,同时也减轻了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这一模式的推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不仅提升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也成为推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升级的一个亮点案例。
在“无陪护”病房的守护下,医疗与人文关怀得以和谐共生,为患者织就了一张温暖而坚强的安全网。厦心医院的这一尝试,不仅是对现代医疗照护模式的一次革新,更是对“健康中国”战略的生动诠释,展现了医疗卫生事业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医疗照护更加贴心、高效,真正让爱得以轻松回家。
最后编辑于 2024-06-12 · 浏览 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