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踝骨折的治疗
以前传统的认为呢,后踝只有超过四分之一,也就是后踝的骨折块面积大于四分之一以上的,才需要固定。四分之一以下的,都不需要固定。通过外踝,下胫腓后韧带的牵拉,而达到解剖复位。这个现在受到很多的挑战。
后踝骨折呢,文献上报道有一些分型,我们看这个分型还是比较合理的。分成三型。

【I型:像这CT显示的,左侧的这个骨折,是明显的一个下胫腓后韧带撕脱的骨折。
骨折线基本在后外侧这个角,是一个斜形的骨折。这是一型的骨折。
II型:还有一种,中间的这种,后踝骨折可以连到内侧。这种就不单纯是一个旋转暴力了,我们现在经常听到一个所谓后pilon骨折。pilon骨折跟踝关节骨折的意思是不一样。pilon骨折的机制是垂直的一个暴力,是一个撞击的暴力;但是踝关节骨折,基本上都是旋转的一个暴力。
所以中间这种类型,一定是在损伤的时候,夹杂着一些垂直的暴力,才形成骨折线延到内侧。
III型:三型的呢,就是最右边这个骨折。后踝是一个撕脱的,是一个带着非常小骨块的骨折。也就是说,下胫腓后韧带止点的撕脱,可能带着很小的骨块。这也就代表着,下胫腓后韧带的一个损伤。
因为它没有骨折,这是后踝的一个三型的分型。这个现在研究的比较多。根据这个核磁共振的报道,凡是有后踝骨折的,下胫腓后韧带都是好的,可以达到99%的完整性。
通俗的讲,有骨折了韧带就是好的;没有骨折,3度,很可能下胫腓后韧带就损伤。
只要有骨折,我们通过做核磁共振,都发现下胫腓后韧带是完整的。】
我们通过固定后踝,修补下胫腓后韧带,下胫腓后韧带越来越得到重视。所以不管后踝的大小,10%以内可以不固定,10%到25%我们主张还是要固定。固定的目的,主要是恢复下胫腓的后韧带。对于(积水潭医院武勇教授)我个人来讲,甚至10%我也要固定。
主要是代替下胫腓后韧带的修补,因为后韧带是好的,它撕脱的骨块,我把它骨块解剖复位了,就相当于把下胫腓后韧带给修补了。这样踝关节就增加它的稳定性了。
后踝骨折不论骨折大小,都需要固定!
最后编辑于 2024-06-05 · 浏览 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