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贫血检验报告单?
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本地区、相同年龄和性别人群的参考值下限的一种症状;其主要特征是体外周血中红细胞数量减少,导致组织和器官供氧不足。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全球患病率超过20%。
贫血的症状主要有:疲乏无力、皮肤粘膜和甲床苍白,食欲减退、恶心,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和便秘,心悸、气短、心率加快和呼吸加深(运动时更明显),头痛、头晕、目眩、耳鸣、畏寒、嗜睡、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多尿,月经不调等。
当患者由于上述症状就诊时,医生很可能就会根据病情开具贫血的相关检查,而面对这些不同的检验指标和那些高高低低的箭头,我们应该怎么看,每个指标又是什么意思呢?在这里将教大家如何看懂这些化验单。


一、报告单上的箭头符号
各项指标测定的数值,仪器会自动判读该数值是否处于其参考值范围之内。
“↑”表示超出参考值范围;
“↓”表示低于参考值范围;
没有箭头则表示在参考值范围内(也就是通常认为的“正常”)。
二、贫血相关指标的临床意义
我院医学检验中心开展的贫血相关的项目主要是血常规、贫血筛查以及血液及骨髓的形态学检查,其中具体的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叶酸、维生素B12等,这些项目的概念及意义阐述如下。
1.红细胞计数
单位体积血液内红细胞的数量。
1.1生理性升高:缺氧:高原地区生活的居民、新生儿及胎儿、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的健康人等。
1.2生理性减少:1.6个月-2岁婴幼儿。2.妊娠中后期孕妇。3.造血功能减退的老年人。
1.3病理性相对性升高:严重呕吐或腹泻、大面积烧伤、尿崩症等。
1.4病理性绝对性升高:1.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2.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高:严重慢性心肺疾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异常血红蛋白病。促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高:肾癌、肝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瘤、肾积水、多囊肾和肾移植术后。3.药物: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药物。4.家族性自发性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增高。
1.5病理性减少:1.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瘤等。2.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3.急慢性失血:手术、创伤后急性失血、消化道溃疡、寄生虫病等。4.血细胞破坏:溶血性贫血。5.其他:炎症、肝病、内分泌系统疾病造成或伴发的贫血。
2.血红蛋白
单位体积血液所含的血红蛋白的量。
血红蛋白增减的临床意义大致与红细胞计数增减意义相似,但血红蛋白更能反应贫血的程度。
3.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占血液的体积百分比,与红细胞的多少和大小有关,增高减低的意义与红细胞、血红蛋白类似。
4.平均红细胞体积
平均单个红细胞的体积,反应了血液中红细胞体积的大小。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单个红细胞所含血红蛋白的量。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单位体积红细胞所含血红蛋白的量。
7.网织红细胞百分比
反映骨髓增生程度的指标,增高表示骨髓增生活跃,降低表示骨髓增生不良。
8.外周血、骨髓的形态学分析
9.铁蛋白
铁蛋白是含20%铁的蛋白质,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储铁蛋白;其含量反映了正常的铁储备。
减低为铁储备的减少,升高常见于肝脏疾病、血色病、输血引起的铁负荷过度,急性感染,以及铁粒幼细胞贫血患者,某些恶性肿瘤。
10.转铁蛋白
负责运载由消化管吸收的铁和由红细胞降解释放的铁。
增高见于缺铁性贫血和妊娠;减低常见于肾病综合征、肝硬化、恶性肿瘤、炎症等。
11.血清铁
血液中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量即为血清铁。
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慢性长期失血、恶性肿瘤和感染等。
增高见于红细胞破坏增多时,如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的再生或成熟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
12.叶酸
叶酸参与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的代谢,叶酸的缺乏会导致神经管畸形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13.维生素B12
降低:常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外周神经疾病。
升高: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某些肿瘤、肝细胞损伤。
三、归纳总结
看到这里,可能还是有很多人说,看到这些花花绿绿的箭头,还是没太明白,我就是想知道我是不是贫血特别是贫血的类型,我不想深究这些项目的来龙去脉,该怎么办?别急,只要查一下下面的表就行了:↑

当然了,以上这些仅仅是不同种类的贫血的常见表现,让普通民众也能快速了解一下,并不是诊断标准,具体的诊疗还需要在就诊时由接诊医生按照患者的情况做出专业的医疗措施。
最后编辑于 2024-05-30 · 浏览 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