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怎么看尿沉渣报告?

发布于 2024-05-30 · 浏览 1959 · IP 河南河南

很多患者经常疑惑:“为什么有的时候我的尿沉渣检查结果看起来那么严重,升高的值那么多,检验科的医生却给我说不一定有事,建议复查一下中段尿?那到底应该怎么看尿沉渣的报告呢?”

尿沉渣检查,用一个更准确的说法叫做“尿有形成分分析”,顾名思义就是对在尿液中可以用显微镜看到的成分进行检测。

而之所以叫做尿沉渣是因为在很多时候这个检查需要使用离心机让这些成分浓集到试管底部,使用底部的沉淀检测以更容易看到有意义的成分。

我院医学检验中心的尿沉渣报告单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左侧栏为尿液干化学检测,主要是化学成分检测,中间栏为仪器检测的尿液有效成分的项目,右侧栏为人工显微镜镜检的项目,为尿沉渣检测的金标准。

本文所涉及的只有仪器检测的尿液有效成分和人工的显微镜镜检的项目,不包括左侧栏的化学成分。

大家会发现有一些成分中间栏和右侧栏都有,例如“红细胞”“白细胞”等;这是因为一份尿标本在仪器检测后还会进行人工镜检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如在镜检后发现仪器结果不准确,将根据镜检结果对仪器检测结果进行修正。

img

那么,既然显微镜镜检是金标准,仪器检测是不是就不需要了呢?

并非如此,首先全人工镜检的速度慢,会增加患者的等待时间;然后就是仪器检测的标本量远大于人工,有利于发现阳性成分从而提示检验医生重点关注;再其次,有某些仪器检测项目人工镜检难以完成,例如“电导率”“细菌计数”等;两种结果同时显示的形式不仅代表了检测过程,更加说明检测结果的科学和谨慎。

在此,整理了尿沉渣项目的临床意义以供大家参考:

1.白细胞  

表示泌尿系统有感染性、非感染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出现,对间质性肾炎诊断有价值。

2.红细胞  

增多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或恶性肿瘤。

3.细菌  

尿路细菌性炎症、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病、肾结核等。

4.上皮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实质肾小管受损;

鳞状上皮细胞,正常人或污染;

柱状上皮细胞;

慢性尿道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膀胱炎;

移行上皮细胞,肾盂、输尿管或膀胱颈部炎症。

5.结晶

生理性结晶,草酸钙、尿酸结晶、尿酸铵结晶、碳酸钙结晶、磷酸钙结晶、磷酸铵镁结晶;

病理性结晶,亮氨酸结晶、胆固醇结晶、酪氨酸结晶、胆红素结晶等;

药物结晶,临床用药。

6.粘液丝  

尿道受刺激或炎症反应。

7.酵母样细胞  

提示可能有真菌感染。

8.管型

透明管型:可偶见于正常人清晨浓缩尿中;透明管型在轻度或暂时性肾或循环功能改变时可增多。

颗粒管型:可见于肾实质性病变,如肾小球肾炎。

虹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白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孟肾炎等。

脂肪管型:可见于慢性肾炎肾病型及类脂性肾病。

宽幅管型:可见于慢性肾衰竭,提示预后不良。

蜡样管型:提示肾脏有长期而严重病变,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和肾淀粉样变。

那为什么有的时候检验医生会说这份尿标本不合格呢?

首先一份尿沉渣报告的准确,离不开患者准备和标本状态,现把常见的留取标本的要求告诉大家:

1.关于留取时机,一般来说正常餐饮(非暴饮暴食或多糖等)下均可以。

2.关于喝水,这个是尿沉渣检测提及最多的问题;不能大量饮水,它的最好理解的解释就是不是为了快速憋尿而喝水。

3.关于超声,这个问题一般来说涉及到两部分:其一就是饮水的问题,见上述;其二就是超声本身,也有人认为超声会影响某些有形成分,所以我们的建议就是凡是憋尿的或者膀胱附近的超声检查后,最后过段时间经过几次膀胱排空后再留取尿液做尿沉渣。

4.关于中段尿和污染,首先标本留取和存储的容器必须是清洁的;然后留取中段尿,也就是说在不间断排尿的情况下截取中间部分的尿液送检,这在最大程度上排除了自体污染(例如女性的阴道分泌物等),甚至在必要时需要清洁外阴以最大程度地消除污染。

5.关于月经,理论上来说如果能够避免污染的话,经期留取标本并无问题,但是这个往往无法避免,所以不建议经期留取尿液标本。

6.关于晨尿,在某些需要尿液浓缩的情况下可以留取晨尿,需要在睡前不得大量饮水。

看到这里,应该知道为什么有些时候标本会不合格,而不合格的标本会引起结果的不准确,遇到这样的标本,检验医生一般都会建议留取合格标本后复查,阴道分泌物污染的标本往往会出现大量细菌和鳞状上皮细胞以及结晶等成分,所以很多时候会建议“复查清洁外阴中段尿”。

肾炎综合征 (8)

最后编辑于 2024-05-30 · 浏览 1959

回复17 1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