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介绍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是视黄醇(维生素A)的转运蛋白,是一种单一肽链的蛋白,分子量21KD。它主要由肝细胞表达分泌,广泛分布于血清、脑脊液、尿液及其它体液中。游离的RBP由肾小球滤过,大部分由近端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并被分解为氨基酸供体内合成利用,仅有少部分从尿中排出。
1.血清RBP测定的临床意义:
1)升高:主要见于肾脏功能减退、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如各种肾脏疾病。另外,营养过剩性脂肪肝等,也可引起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偏高。
2)降低:见于维生素缺乏症、低蛋白血症、慢性肝炎、肝硬化、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2.尿液RBP测定的临床意义:尿液中视黄醇结合蛋白,可敏感地反应近曲小管的损伤,不受尿液PH的影响,是诊断肾小管损伤及功能障碍的比较准确可靠的一项指标。并且尿液中视黄醇结合蛋白随着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可间接反映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程度。
【正常参考范围】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20.00-70.00 mg/L
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0.-0.70 mg/L
【标本采集】
血清RBP测定:采集静脉血3.5ml(黄帽),采集后立即送生化室,避免溶血、乳糜、污染及热处理。
尿液RBP测定:晨起第二次中段尿。清洗外阴,将晨起第二次尿收集在干净、干燥、无菌、有盖的容器中,留取的过程中,注意避免精液、白带、粪便等的污染、留取后立即送检。
最后编辑于 2024-05-29 · 浏览 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