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胆红素很高但酶却正常?(一)

发布于 2024-05-24 · 浏览 1200 · IP 安徽安徽
icon子汉 推荐
img

查看病历,患者男,68岁,肺恶性肿瘤终末期维持治疗。胆红素很高但酶却正常,出现了所谓的酶胆分离现象,但是查阅病历结合之前检查发现患者前几天检查结果对比发现胆红素一直在增高,只这次转氨酶下降,调取仪器原始结果及反应曲线,发现了问题原因,本实验室应用贝克曼AU5800生化反应分析仪,ALT、AST反应曲线为负反应速率法,最后复查结果后上报。

这里提到了反应曲线,那么生化反应曲线原理是什么,常用的常用的生化分析仪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哪些,正常的反应曲线怎么看,借这个案例,先从生化分析方法开始介绍。

一、生化反应曲线基础理论

分光光度仪原理一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A=Kbc

A为吸光度、K为摩尔吸光系数,它与吸光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的波长入有关

b为吸收层厚度,单位为cm、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单位为mol/L

Lambert-Beer定律适合于任何均匀非散射的介质,当相应比色杯每一次通过光路系统时,光路系统会测量并记录下相应的吸光度。

光路系统可以测量后分光后12个波长的相应吸光度。

常用波长:340,376,415,450,480,505,546,570,600.660,700,800nm,多数检测项目都使用双波长检测方法。

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用的方法

1、终点法(平衡法)

被测物质在反应过程中完全被转变为产物,到达反应终点,根据终点吸光度的大小求出被测物浓度,称为终点法。

该法称为平衡法更为恰当。从时间-吸光度曲线来看,到达反应终点或平衡点时,吸光度将不再变化。

(1)一点终点法

在反应到达终点,即在时间-吸光度曲线上吸光度不再改变时选择一个终点吸光度值,用于计算结果。计算公式:

待测物浓度Cu=(待测吸光度Au-试剂空白吸光度 Ab)XK

K为校准系数

(2)两点终点法

两点终点法:在被测物反应或指示反应尚未开始时,选择第一个吸光度,在反应到达终点或平衡时选择第二个吸光度,此两点吸光度之差用于计算结果。

两点终点法特点去除了样本本底采用了两个测量点

针对两个或多个试剂的项目

第一个读数点一般选在添加最后一个试剂之前

第二个读数点一般选在添加最后一个试剂之后且已经达到了反应终点

3、速率法(连续监测法)

是在测定酶活性或用酶法测定代谢产物时,连续选取时间-吸光度曲线中线性期(各两点间吸光度差值相等)的吸光度值,并以此线性期的单位吸光度变化值(△A/min)计算结果。

酶活性(U/L)=△A/minX理论(或校准)K值。代谢物浓度Cu=△A/minX校准K值。

三、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举例

1.终点法检测 常用的有总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结合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法)、血清白蛋白(溴甲酚氯法)、总胆汁酸(酶法)、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法)、尿酸(尿酸酶法)、总胆固醇(胆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磷酸甘油氧化酶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测定法)、钙(偶氮砷Ⅲ法)、磷(紫外法)、镁(二甲苯胺蓝法)等。以上项目中,除钙、磷和镁基本上还使用单试剂方式分析因而采用一点终点法外,其它测定项目都可使用双试剂故能选用两点终点法,包括总蛋白、白蛋白测定均已有双试剂可用。

2.固定时间法 苦味酸法测定肌酐采用此法。(两点法)

3.连续监测法 对于酶活性测定一般应选用连续监测法,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氨酰基转移酶、淀粉酶和肌酸激酶等。一些代谢物酶法测定的项目如己糖激酶法测定葡萄糖、脲酶偶联法测定尿素等,也可用连续监测法。

4.透射比浊法 透射比浊法可用于测定产生浊度反应的项目,多数属免疫比浊法,载脂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抗"O"、类风湿因子,以及血清中的其他蛋白质如前白蛋白、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等均可用此法。

肺癌 (336)

最后编辑于 2024-05-25 · 浏览 1200

7 1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