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的ICU床位该建多少,卫健委现在有了明确指标
ICU可能是很多医院内最紧张、最繁忙的科室之一了。本月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印发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提到了许多的ICU建设的数字指标。
主要目标
到2025年末,全国重症医学床位(包括综合ICU床位和专科ICU床位,下同)达到15张/10万人,可转换重症医学床位(以下简称“可转换ICU床位”)达到10张/10万人,相关医疗机构综合ICU床医比达到1:0.8,床护比达到1:3。
到2027年末,全国重症医学床位达到18张/10万人,可转换重症医学床位达到12张/10万人。
其他目标
(1)到2025年末,力争每个省份至少有1家综合医院达到或接近国家重症区域医疗中(2)以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牵头三级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
(3)到2025年末,力争每个县域至少1家医院重症医学科能力水平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推动一批县级医院重症医学科能力水平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水平。
(4)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包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下同)应当独立设置重症医学科,二级以上传染病、儿童专科医院应当建设重症监护病房,按标准新增一批重症医学科床位,满足大规模紧急救治需求。符合条件的二级以上专科医院可以设置重症医学科并申请增加诊疗科目。
(5) 到2025年末,三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传染病和儿童专科医院综合ICU床位占比、专科ICU床位占比和可转换ICU床位占比分别不低于4%、2%、4%;到2027年末,上述指标分别不低于4.5%、2.5%、4.5%。
(6) 到2025年末,二级综合医院、传染病和儿童专科医院综合ICU床位占比、专科ICU床位占比和可转换ICU床位占比分别不低于2%、1%、2%;到2027年末,上述指标分别不低于2.4%、1.2%、2.4%。
(7) 医院应当按照平急结合原则,储备一批可转换ICU床位,选择适宜的独立院区、对其内部病房进行改建,确保能够在24小时内转化为重症专业救治床位。
(8) 到2025年末,各地重症监护专业护士参加专项培训比例不低于90%;到2027年末,基本实现专项培训“全覆盖”。
从以上目标可以看出国家对ICU的扩大建立的态度是比较急切的。现在发布的目标都先以到2025年末为第一个期限,给各级医疗机构的任务完成时限不算很充裕。对三级和二级医院的ICU占比现在已经是很明确的数字。虽然4%和2%的比例也不是很高,但由于地区差异以及很多医院多年来运行的方向是定好的,还是有一些医院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而那些现在ICU床位比例还不达标的医院要在一年多的实时间内实现这些目标,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岗位变化,医院内资源的倾斜等等也许就能成为一部分医生的机会了。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有什么影响现在还不得知,只有各位自己去关注所在医院和其他医院才能知晓了。
评论区也欢迎大家说出自己所在医院现在的综合ICU床位比例是否达到三级4%,二级2%的要求了。
最后编辑于 2024-05-23 · 浏览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