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更好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方法


尿微量白蛋白的定量检测,较尿常规做的尿干化学更加灵敏,是早期发现肾病敏感、可靠的指标,定期对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对发现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价值。
在早期尿微量白蛋白阶段是肾病发生的早期信号和预兆,此时肾脏损害处在尚可逆转的时期,如能及时治疗,可以终止或逆转肾病的发展过程。
目前在临床上经常遇到患者大量饮水或者输液后留取的尿液,且仅单独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会受到尿液稀释的影响,不利于准确测定,尤其对于临界标本影响更大。对于早期筛查及后期监测会有影响。

什么是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
尿ACR(Albumin Creatinine Ratio)的检测包括尿微量白蛋白(mg/L)、尿肌酐(mmol/L或g/L)以及两者的比值(mg/g或mg/mmol)3个项目。正常范围为<30mg/g或者3mg/mmol。
在正常情况或肾轻度受损时,尿肌酐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均受相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尿肌酐与尿量有极好的相关性,且不受肾脏基底膜病变的影响,用尿肌酐做校正可消除尿量对尿蛋白排泌量的影响,所以使用ACR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可以保持相对恒定,能更准确测量尿微量白蛋白,反应早期肾损伤。
用ACR不受饮水、利尿药物、运动等影响,受到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美国肾脏基金会(NKF)/美国高血压协会(ASH)等各大指南推荐,不同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的耗时及复杂,ACR即使随机尿也可获得较理想结果。

ACR适用的人群:
ACR测定适用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诱发高血压肾损伤心血管和肾脏病高风险者、常规体检等。

ACR的检测频率:
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相当重要,无论有无危险因素都要进行筛查,每年成人体检时建议检测一次ACR。
由于不同时间采集的尿液样本中白蛋白含量可以有所差异,并且一些生理或病理因素可影响尿蛋白排泄,例如剧烈运动、长时间立位、发热和感染(特别是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下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可出现假阳性结果,一次ACR升高不代表一定有临床意义,建议3-6个月内重复检查ACR(或其他检验项目去作证该次ACR高值为真值),3次中有2次达到或超过临界值则考虑诊断蛋白尿。
尿微量白蛋白使用注意事项:
若患者为已知的肾脏病或者尿常规检测尿蛋白呈现(+)以上的明显阳性,表示受检者尿中的白蛋白已达大量白蛋白水平,也就是说受检者肾脏病变已超越肾脏损伤早期,此时不适合检测ACR,因为患者此时已无须评估是否发生早期肾损伤;另外此时尿白蛋白的浓度过高,容易超出检测项目的线性范围,产生稀释误差造成定量的不准确性,甚至产生勾状效应等。
在此情况下,应改以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随机尿尿总蛋白肌酐比值(PCR)作为监控肾脏损伤的方式。
最后编辑于 2024-05-18 · 浏览 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