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沉试验的结果如何解读,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


血沉试验,全称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是衡量红细胞沉降速度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血沉的快慢与血浆黏度和红细胞间的聚集力有关,临床上常用血沉作为红细胞间聚集性的指标,可以反映身体内部的某些疾病。
解读血沉试验结果:
- 正常值范围: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范围不同。一般而言,男性低于15mm/h,女性低于20mm/h,但这个值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变化。
- 血沉增快:血沉加快可见于急性或慢性感染、恶性肿瘤、具有组织变性或坏死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胶原组织病等)、贫血、月经期及妊娠三个月后等。
- 血沉减慢:血沉降低较少见,可能与红细胞增多症、脱水等情况有关。
血沉试验的临床应用:
- 观察疾病变化:血沉常用于观察结核病和风湿热的病情变化和疗效,血沉的增减可反映病情的活跃度。
- 鉴别诊断:在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如心肌梗死与心绞痛、胃癌与胃溃疡等,血沉的快慢可以提供辅助信息。
- 多发性骨髓瘤:血沉加快非常显著,可作为重要诊断指标之一。
- 类风湿关节炎:血沉可作为活动的一项实验室指标,病情恢复时,血沉可以下降1。
- 炎症性疾病:血沉加快对发展速度较快的恶性肿瘤具有提示价值,手术切除肿瘤或化疗、放疗有效时,血沉可减慢;肿瘤复发或出现转移时,血沉还可再加快。
- 非特异性试验:血沉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不能单独用以诊断任何疾病,但很多疾病血沉加快,因此它常作为综合诊断的一部分。
在解读血沉试验结果时,需要注意血沉受多种生理和病理因素影响,因此在分析结果时需要结合患者的整体临床情况。此外,血沉试验结果的解读应由专业医疗人员进行,以确保准确性和临床相关性。
最后编辑于 2024-05-04 · 浏览 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