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老蜗案例丨蓝贾小第侧面看像半切梨,正面看像什么

发布于 2024-04-24 · 浏览 1641 · IP 山东山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子汉、guodanni、ft0205 3人推荐
iconpqh52012、阿萍全科主任医师、子汉 已点赞

正面看我觉得像猫头鹰。

img

喏!你看,尤其那俩大眼睛,极其的神似。

img

如今生活是越来越好,大家吃的越来越饱,对于我们专业玩屎尿团队来讲,便便里头的东西,能看到的也就越来越少。

比如我问你一句,工作多年,当你在便便里看到下崽儿的蛲虫、风姿卓越的蛔虫、飘香拌面一样的牛带绦虫、性感的粪类圆线虫、在屎里头死也要秀恩爱的血吸虫……

当你看到他们其中一个时,你会不会激动地在体液室叫起来,并拉来你的三五同事,一起来观摩,像是看一场演唱会一样?

一定会!

但是当你看到一个小孩儿血常规白细胞升高,为啥你就不会激动了?

因为凡是让你惊讶的,一定是来自于你很少见过的世面。所以说见怪不怪,少见多怪。

所以只要是在便便里头,看到和虫子有关的东西,一定是值得来丁香园发一篇文章的。

所以这就是今天的内容——一个黄色稀便中的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以及包囊。名字太长,先点收藏。

接下来为大家呈现一场视觉盛宴。

一、这便是这个便便本便(里面那个大的,不是脓块啥的哈,经过我仔细拨弄认真观察缜密推理,再结合我多年的检验工作和生活经验,我得出结论:那是块儿头菜

img

二、生理盐水涂片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忙的没拍上后补拍的拍摄显微镜下的实拍图(不要怀疑,这句话就是小标题)

img

蓝色箭头指的是包囊,红色箭头是滋养体,其中俩是侧着身秀身材的。


三、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忙的没录后补录的拍摄显微镜下的两段实录视频:

previewplay video


previewplay video

看不太清,但是没办法,标题就说了,这是 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忙的没录后补录的拍摄显微镜下的两段实录视频,,,所以,,,凑合看吧老铁们。

而且,重点是想给大家看有点颜色的东西

有颜色的来了:

四、碘染色后的包囊:

img

五、瑞氏染色 油镜下的包囊走一波:

img
img
img
img
img

六、瑞氏染色油镜下滋养体,也就是正面看像个猫头鹰,侧面看像半切梨的,也是小第极具辨识度的外貌图片走一波:

img

(报意思哦,这张有点小,是因为用手机1x拍的。下面的都是长焦拍摄,更加接近于人眼观察时的直接观感。请放心食用。另外,染色不像书上那么好,鞭毛看不清,不过,,,我尽力了)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七、最后我们把官方介绍端上来: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简称贾第虫,主要寄生于人和某些哺乳动物的小肠,引起以腹泻与营养不良为主要症状的贾第虫病(giardiasis),偶尔也侵犯胆道系统造成炎性病变。在特定区域,被贾第虫包囊污染的水源常引起旅游者腹泻

目前,贾第虫病已被列为全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十种主要寄生虫病之一。近年来,由于贾第虫病常与艾滋病合并感染,因而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

形态与生活史

蓝氏贾第鞭毛虫生活史中有滋养体包囊两个阶段.

1.滋养体

滋养体呈纵切的倒置梨形,两侧对称,前端宽钝,后端尖细,腹面扁平,背面隆起。大小为9~21μmmx5~15μm。腹面前半部凹陷形成一个心形的吸盘状陷窝,借此吸附在宿主肠黏膜上。经苏木素染色后可见陷窝的底部为两个卵圆形的泡状核。虫体有1对轴丝,纵贯虫体中部,不伸出体外,在轴柱中部可见两个半月形的中央小体。

轴柱前端、两核之间有8个基体,形成基体复合器,分别向外发出前侧、后侧、腹侧和尾鞭毛各1对鞭毛。虫体以鞭毛摆动不断翻滚运动。

2.包嚢

包囊为椭圆形,大小为8~14μmx7~10μm,囊壁较厚,囊壁与虫体之间有明显的空隙,未成熟包囊有2个核,成熟包囊有4个核,多偏于一端。囊内可见鞭毛和中央小体的早期结构

贾第虫生活史简单,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和某些动物的十二指肠或空肠,有时也可寄生于胆道。虫体借助吸盘状陷窝吸附于肠壁,行纵二分裂繁殖。落入肠腔的滋养体随肠内容物进入回肠下段或结肠内形成包囊,囊内核可再进行分裂,形成4个核的成熟包囊,随粪便排出体外。成熟的包囊污染食物和饮水,经口感染入体,在十二指肠处虫体破囊逸出,并分裂为2个滋养体,在小肠内以纵二分裂方式不断繁殖。大量的滋养体吸附在小肠黏膜上,刺激肠壁,造成肠功能紊乱,肠蠕动亢进,虫体随粪便大量排出,据估计一名患者一次腹泻粪便中可排出140亿个滋养体,恢复期患者一次正常粪便可排出包囊9亿个。

检验技术

1.粪便检查

通常在水样稀便中査找滋养体,在成形粪便中检查包囊。

对于急性腹泻患者,取新鲜水样稀便直接涂片法检查活动的滋养体。但需注意粪便标本要新鲜,不得混有尿液。

对亚急性或慢性期患者,取成形粪便用2%碘液直接涂片法或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后再用碘液染色法查包囊。但为了提高包囊的检出率,常选用醛醚沉淀法或硫酸锌漂浮法等浓集法检查包囊。

由于感染者粪便中的包囊形成和排出具有间歇性的特点,故检查时以隔天粪检并连续检查3次以上为宜。

2.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粪便检查多次阴性而临床上又不能完全排除本虫感染的病例可用此法,以提高检出率。具体操作步骤参见肝吸虫病检验。

3.肠内试验法(entero-test)亦称为肠检胶囊法(enterotest capsule)。

操作步骤:①特殊器材准备:肠检胶囊,为一特制胶囊,其内含有一段棉线,棉线的一端接有尼龙线,尼龙线游离于胶囊之外。②吞食肠检胶囊:让患者禁食后吞食肠检胶囊,将尼龙线的游离端固定于口外侧,吞下的胶囊在体内溶解后,内含的棉线自动松开伸展,经3~8小时(或过夜)后到达十二指肠或空肠,肠内容物即黏附于棉线上。③取线镜检:将线拉出后用带胶皮手套的手指将棉线上的黏液捋在玻片上,镜检。本法较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简便易行,可替代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4.小肠活组织检查用内镜在小肠Treitz韧带附近取黏膜组织,用Giemsa染色,肠上皮细胞呈粉红色,而贾第虫滋养体着紫色。此方法为创伤性检查,一般不作为常规选择。

致病性

贾第虫的致病机制与虫株毒力、宿主的免疫状态及细菌的协同作用有关。实验发现不同虫株以及相同虫株表达不同表面抗原的克隆之间的致病力不同。虫体的覆盖和吸附对小肠黏膜表面的机械性刺激,以及原虫分泌物和代谢产物,均可造成肠黏膜损伤和影响吸收功能,导致维生素B12、乳糖、脂肪和蛋白质吸收障碍。虫体寄生数量多时,与宿主竞争营养,还可造成宿主营养不良。胆道内的虫体还可以影响肠道内胆盐的分泌,使脂肪吸收不良。而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后,在一定时间内疾病可自然缓解或消失,可表现为仅排包襄而无明显临床症状,无临床症状者称带虫者;而免疫功能低下者对贾第虫较易感,常可表现慢性腹泻和营养吸收不良等临床症状。已有研究表明,分泌型IgA缺乏的人群对贾第虫易感,乳糖酶和木糖酶缺乏时,患者临床表现较重。动物实验发现,在二糖酶水平降低时,滋养体可直接损伤小鼠的肠黏膜细胞,造成小肠微绒毛变短,甚至扁平。因此,二糖酶水平降低是造成腹泻的重要因素。

贾第虫寄生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是虫体吸附部位的微绒毛刷状缘有环状损害,微绒毛移位、变性、空泡形成、隐窝肥大和表皮衰退,黏膜固有层有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肠腺上皮呈局灶性急性炎症反应。

急性期贾第虫患者的典型表现为以腹泻为主的吸收不良综合征,腹泻呈水样性,量多、恶臭、无脓血、含较多脂肪颗粒,胃肠胀气,呃逆及上中腹部痉挛性疼痛。需与急性肠阿米巴病、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急性病毒性肠炎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进行鉴别。

儿童患者由于腹泻,可引起贫血及营养不良,导致生长滞缓。急性期若不及时治疗,可转为亚急性期,表现为间歇性排粥祥恶臭软便,伴腹胀、痉挛性腹痛、恶心、畏食等消化道症状。

一旦发展为慢性期,表现为周期性稀便、恶臭,病程可达数年。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贾第虫感染,易产生慢性腹泻和吸收不良等临床症状。当滋养体寄生于胆囊、胆道时,可引起胆囊炎、胆管炎,临床表现可有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肝大等。


流行与防治

贾第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感染率4%~42%。10岁以下儿童的感染率可达15%~20%。不仅在发展中国家流行,在发达国家该虫也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英国与意大利的感染率分别为0.94%~4.66%和2.41%~10.99%。艾滋病患者中合并有贾第虫的感染,且常见于艾滋病病程的快速发展阶段,可因严重腹泻引起体液丧失和电解质紊乱而导致死亡。且在同性恋者中也有贾第虫病的流行。我国曾对全国30个省份1477 742人的调查结果显示贾第虫感染率为2.52%,其中西藏和新疆的感染率最高均超过8%,估计全国的感染人数为2850万。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感染率较低。传染源为粪便内含有包囊的带虫者和患者。

人体通过吞食包囊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而感染,特别以水源污染而引起贾第虫病流行,在旅游者中更为多见,故有“旅游者腹泻”之称。包嚢抵抗力较强,在4C可存活2个月以上,37℃可存活4天,蝇和蜚蠊食入包囊,也可成为机械性传播媒介。且包襄具高度感染力,人吞食10个具有活力的包囊即可获得感染。

一般人群对贾第虫均易感,在男性同性恋者、胃切除患者、胃酸缺乏者、免疫球蛋白缺陷患者和儿童更容易受感染。已证明多种家畜(牛、羊、猪、兔),宠物(猫、犬)野生动物(水獭、河狸)等可作为贾第虫的保虫宿主,在流行病学上有一定意义。

治疗药物常用甲硝唑,疗效可达80%~90%。但有金属味、恶心、头晕、头痛、嗜睡等不良反应,服药期间饮酒可出现神经症状,故服药期间和停药后24小时内应禁酒。孕妇和哺乳者禁用。也可用甲硝酰咪唑。另外,呋喃唑酮、阿苯咪唑、吡喹酮均有一定疗效。感染贾第虫的怀孕妇女多用巴龙霉素进行治疗。预防上要加强粪便和水源管理,注意饮食卫生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贾第虫病的传播。


这好像是我有史以来内容最多的一篇。咳咳,自我感觉写的挺好,以后别写了


参考资料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寄生虫学检验》(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最后编辑于 2024-04-24 · 浏览 1641

16 6 3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