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关于百日咳 这些知识要了解

发布于 2024-04-18 · 浏览 981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3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提要

1,什么是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是怎样传播的-飞沫传播

3,治疗方法有哪些

(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或克拉霉素等。根据耐药率很高,2月龄以上的儿童和成年人优先推荐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2月龄以下小婴儿必须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3,如何预防百日咳

接种疫苗

2024-04-18,收录,辛老师和




关于百日咳 这些知识要了解

健康报,2024年4月11日(8)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 常海岭 曾玫


国家疾控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和2月全国共报告百日咳32380例,是去年同期的近23倍,其中死亡13例。这轮数据增长引发了社会对百日咳的关注。百日咳的相关话题也多次登上热搜。


1,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病程可迁延数月,故称“百日咳”。


这种疾病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引起肺炎、窒息、脑病、肺动脉高压、心肺功能衰竭等重症并发症,甚至危及小婴儿生命。


百日咳潜伏期为5~21天,一般为7~14天。接种过百日咳疫苗的儿童和成年人发病症状多不典型或者无症状感染,咳嗽症状较轻,咳嗽持续2周以上,不伴发热。新生儿及小月龄婴儿症状可仅表现为呼吸暂停和咳嗽发作。因此,当遇到小婴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急促、缺氧表现或者进食不好、有呕吐症状时,特别是家庭成员已经有咳嗽的表现,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就诊时,要将部分家庭成员已有咳嗽的症状告知医生。


2,是怎样传播的


百日咳鲍特菌通过飞沫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百日咳的基本传染数(R0值)高达12~17,即每1例感染病例平均会感染12~17人。


未经治疗的百日咳病例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到出现咳嗽症状后2~3周传染性最强。所有人群均可感染百日咳,但是没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


百日咳的传播模式伴随疫苗的广泛应用也发生了改变,目前百日咳传播模式以家庭聚集传播为主,由成年人到婴幼儿,主要传染源为父母。


由于百日咳免疫无法终身有效,随着年龄增加抗体水平下降,成年人感染风险增加,进而进一步增加了婴幼儿感染风险。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


3,治疗方法有哪些


既往百日咳的抗菌药物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或克拉霉素等。根据《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推荐,鉴于当前国内百日咳鲍特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耐药率很高,2月龄以上的儿童和成年人优先推荐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用药期间应注意肾损伤、结晶尿、皮疹等不良反应。2月龄以下小婴儿必须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疑似病例可以接受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同时接受百日咳病原学检测以排除或者确诊。


百日咳发病1~2周以内用药,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痉咳期、减少并发症;发病2周后用药对痉咳症状减轻效果很有限,但仍然可以减少并发症,阻断或减少百日咳传播。


3,如何预防百日咳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尽早、及时接种疫苗是百日咳防控最基本的免疫策略。接种百日咳疫苗对降低患者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率有较好的效果。


按照我国免疫规划程序,儿童应在3、4、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我国非免疫规划类含百日咳成分疫苗可以在2月龄开始接种。随接种剂次的增加,疫苗对百日咳发病、百日咳住院的保护效果显著提高。


建议所有适龄儿童在程序规定范围之内尽早、及时、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如儿童已按疫苗说明书接种含百日咳疫苗成分的其他联合疫苗,可视为完成相应剂次接种。若3月龄至5周岁未及时完成百白破疫苗规定剂次,家长应尽快带孩子补种未完成的剂次。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作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成年人出现咳嗽等症状,应及时佩戴口罩,加强手卫生,避免传染给孩子。百日咳患者外出时应佩戴口罩。


一旦家人确诊或者机构人群有聚集发病,其他密切接触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接受预防性用药,尤其是照顾3月龄以下小宝宝的家庭成员和护理人员。

百日咳 (23)
咳嗽 (1066)

最后编辑于 2024-04-18 · 浏览 981

6 9 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