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是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修订并颁发的,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的诊治指导。该指南强调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复杂性,特别是子痫前期-子痫的多因素、多机制、多通路的致病性质。指南提出了风险因素的识别、临床预警信息的重视、产前检查的强化、早期识别和诊断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症处理和诱发病因诊治的注意事项。此外,指南还提供了关于疾病分类、风险因素、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详细信息。
相关背景知识: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全球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子痫前期-子痫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升高的关键因素。
- 指南的修订基于对新认识的理解和国际相关指南的参考,结合中国国情和实践经验。
- 强调早预警、早发现和早干预的重要性,以规范和指导临床处理。
疾病流行病学: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普遍存在,且可能导致严重的母儿并发症。
- 子痫前期的发病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
疾病的病因:
- 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因素、多机制和多通路。
- 包括慢性子宫胎盘缺血、免疫不耐受、脂蛋白毒性、遗传印记等。
疾病的临床表现:
- 子痫前期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高血压、蛋白尿、器官受累等。
- 子痫的典型症状为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强直性抽搐。
疾病的筛查及诊断:
- 通过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进行筛查和诊断。
- 强调对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动态血压监测的重要性。
疾病的治疗及管理:
- 治疗目标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包括降压治疗、预防抽搐、监测母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等。
疾病的预防:
- 通过适当的产前检查、营养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 对高风险人群,推荐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和钙补充作为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