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架桥接固定➕骨折断端碎骨缝合捆扎—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另一种固定方式
病例信息
右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记
姓名:Xxx
性别:男
年龄:32岁
住院日期:2024-04-07
初步诊断:右肱骨骨折
术前诊断:右肱骨粉碎性骨折
患者因外伤致右上臂肿痛伴活动受限1天入院。
体格检查:右上肢石膏外固定,右上肢肿胀明显,右上臂可见皮下淤青,局部压痛明显,可触及骨擦感,闻及骨擦音,右上臂活动受限,右腕关节及手指活动正常,右上肢末梢皮肤呈青紫色,末梢感觉正常。
辅助检查:右肱骨X线提示右肱骨骨折。





手术
手术体位: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右上肢外展45度,中立位。
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麻。
手术步骤:
沿上臂外侧骨折端两侧先用射频穿刺针探测定位穿刺点,采用射频针测量穿刺点阻抗,避开桡神经支。再沿探针穿刺点骨折远近端各打入2枚5*120*30平行Schanz钉,用8枚针管夹及2根碳纤维棒连接,手法牵整复调整内外侧移位及成角畸形,临时固定,透视见骨折端复位对位可,粉碎性骨折块移位较远。无法闭合复位还纳。
取右上臂前侧正中弧形切口长约9cm,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止血,沿肱二头肌与肱肌外侧肌间沟钝行分离,暴露骨折端,术中见右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骨折块向内后方分离移位,清除骨折断端间血肿组织及其它软组织,整复骨折,碎骨块用2根克氏针临时固定,c臂透视见骨折复位满意,在骨折端近、中、远横向钻孔三条骨性隧道,导引穿出三条双固定螺钉(2号U1trabraid缝线)采用Nice結捆扎固定,骨折端钻孔两条3.2mm骨性隧道,用2根3.2mm*70mm可吸收棒沿骨性隧道敲击固定,术中透视见骨折端复位良好。行骨折端活动测试,骨折端稳定。


电凝彻底止血,冲洗伤口,依次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放置引流管2根引流条,覆盖无菌纱布,贴无菌膜,检测无漏气,术毕。
术后情况
患者生命体征正常,出血量约150m1,术程顺利,术后清醒安返病房。
术后处理:
1级护理,禁食6小时。
行预防感染、消肿、护胃、补液、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肢抬高制动,术后复查x线,换药治疗。
注意观察伤口渗出情况,持续伤口负压引流注意观察引流情况,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循及感觉,患者病情变化,及时作出相关处理。


总结
患者右肱骨粉碎性骨折入院,经手术治疗后,目前恢复良好,需继续观察治疗。
处理分析
对于肱骨干粉碎性骨折,开放复位 内固定存在困难和需要复杂内固定的情况下,采用外固定架桥接复位,临时固定,再切开将大的碎骨块复位,简单多Nice結捆扎固定,可以达到骨折理想复位及稳定固定。术后逐步开始功能锻炼。
肱骨骨折外固定毁誉参半,看看实际情况


问题讨论
肱骨粉碎性骨折可以采用单边外架固定,配合局部切开,骨折块缝合Nice結捆扎固定吗?


最后编辑于 2024-04-16 · 浏览 2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