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濒临失传的金针术,叶心清有何妙用

发布于 2024-04-05 · 浏览 517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叶心清秘传金针术


以金针为针具治疗疾病是针灸学流派中的一支独特流派。金针术由清代泰山僧人圆觉首创,圆觉传与黄石屏,石屏传与魏庭兰,庭兰再传叶心清,叶心清传与胞弟叶德明。

叶心清在四川行医时常用金针,进京后在门诊就很少使用了,但在为国家领导人保健及为外国首脑治病时,仍然使用金针。成都专门有一个工匠给叶心清打制金针,叶心清的金针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拿到这个匠人那里修理保养。惜种种原因,未能传授其子叶成亮、叶成鹄兄弟,殊为遗憾。

叶氏金针术的特点为进针快捷,手法独特,得气明显,取穴精当,斜刺透穴,点线结合,经穴并用,感觉舒适,疗效明显。以下十个常见病症的金针治疗。

常见病症针灸治疗

1.胃痛

针刺双侧足三里,留针30分钟,点刺大椎、右期门、中脘、神门。

2.胃胀痛

针刺大肠俞、胃俞、肝俞、内关、足三里、上脘、中脘。每次酌取2~3穴,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3.反胃,神经性呕吐

针刺足三里、中脘、期门,平补平泻,隔日1次。

叶氏认为反胃必须配合针刺,针足三里、中脘调胃理气,刺期门平肝降逆。配以少量胎盘粉(每日3g),缓补胃气,巩固疗效。

4.寒性腹痛,发作性肠痉挛

针双侧三阴交,留针30分钟,再点刺中脘、右期门、神门。

三阴交系肝、脾、肾三阴经之交,针刺该穴,可通调三经之经气,令寒以散,气行热除。点刺中脘可健运脾胃,刺右期门可疏肝,刺神门可宁心止痛。叶氏在治疗疑难杂症时多采用此方法。

5.久泻

针刺足三里、气海,每周1次,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可健脾止得。

6.胁痛(慢性肝炎)

针刺双侧足三里,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点刺右期门、中脘。两胁下及右腰部梅花针叩刺。

7.痹证

如双膝及肩关节寒痹者,可针足三里、鹤顶、曲泉、肾俞、命门、大肠俞、阳陵泉、肩髃、肩井。每次轮换取3~4穴,留针30分钟。针刺隔日1次。

如双肘膝关节着痹者,可针足三里、曲泉、鹤顶。左右轮流留针30分钟,点刺肾俞、曲池、肩髃、膝眼。针刺隔日1次。腰部外贴虎骨追风膏。如肩关节周围炎者,可针患侧肩髃,留针30分钟,点刺阿是穴。

8.腰痛

针刺腰阳关、大肠俞,留针30分钟。

9.梅尼埃病

针刺双侧三阴交,留针30分钟。点刺大椎、中脘、双侧神门、右侧期门。隔日1次。

针三阴交滋水涵木,刺中脘和胃,刺期门疏肝,刺大椎、神门宁心。再配合平肝泻火之药,则肝火得清而眩晕止。

10.神经性耳聋

针双侧三阴交,补法。针患侧翳风、耳门,双侧合谷,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点刺对侧翳风、耳门。针刺隔日1次。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北京针灸名家丛书·岐黄国手叶心清》,王凡、季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最后编辑于 2024-04-05 · 浏览 517

回复5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