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发布于 2024-04-02 · 浏览 431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3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身体挺健康 怎么得了结核病

2024年3月25日(8)

img



结核病在全世界流行了几千年,一度有“十病九痨”之说。曹雪芹笔下那个娇弱、消瘦、频繁咯血的林妹妹,就是典型的结核病患者形象。


如今,“十病九痨”和“十痨九死”早已成为历史,但是,在生活水平、卫生条件极大改善的今天,仍有朋友产生疑问:“为什么我身体挺健康,突然就得了结核病呢?”今天,我就这个问题,为大家介绍结核病的发生和预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段鸿飞


标题-1,结核菌是如何感染人的


在结核病肆虐的年代,由于不了解病因,人们对结核病的治疗和预防无从下手。直到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在柏林生理学会上报道,结核病的罪魁祸首是结核菌。这是结核病防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也是人类同结核病斗争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其后每年的这一天被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菌是一种“顽固”的细菌,由厚厚的脂质包围,像拥有一层坚固的防弹衣,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最长可以存活3个月。结核菌又是一种“狡猾”的细菌,表现为快、慢、静止等各种生长状态,其中生长缓慢的细菌很难被药物彻底消灭。为此,人们通常依靠延长疗程来达到更好的灭菌效果,这是目前抗结核疗程长达6个月以上的主要原因。


结核病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含有结核菌的飞沫经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较小的含有结核菌的飞沫,可以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健康人吸入,就可能引起感染,成为结核菌感染者。其中,约1/10的感染者会发展成为结核病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我国的新生儿一出生就接受了卡介苗注射来预防结核病,但这并不意味着接种卡介苗后不会感染结核菌。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一种有效措施。卡介苗可以显著降低结核性脑膜炎和血行播散性结核病的发生率,但任何疫苗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起到预防作用。


标题-2:结核病不止有肺结核


进入体内的结核菌可以随血液循环到达除头发、指甲、牙齿以外的任何器官而形成病变,发生在肺部以外组织器官的结核病称为肺外结核。常见的肺外结核包括结核性脑膜炎、生殖系统结核、淋巴结结核和骨关节结核等。


结核性脑膜炎女性生殖系统结核是比较特殊的两类前者是最严重的结核病类型,一度被认为死亡率和严重致残率高达50%;后者是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许多女性因不孕进行检查才发现结核病竟是罪魁祸首。因此,结核病的诊治不容忽视。


标题 -3:得了结核病能根治吗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疗程为6个月的敏感肺结核治疗方案得到推广应用,这个方案可以治愈90%以上的患者。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耐多药结核病,所幸随着更多抗结核新药的问世,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也有了长足进步。经过9个月以上的治疗,大多数耐多药结核病也可以治愈。因此,如果被确诊为结核病,患者一定要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正规治疗。经过充分治疗,绝大多数结核病是可以彻底治愈的。


结核病经过积极治疗后通常不会留有后遗症,但少数肺结核患者治愈后仍可出现间断咯血、反复感染。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患者在就诊时病程已较长,肺部有“新”“老”病变共存的特点。“新”病变经积极治疗后可以全部或大部分吸收,而“老”病变大部分不能吸收。治愈的结核病患者,即便是肺部存在阴影,一般也不会影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标题-4:如何预防结核病


预防结核病,大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戴口罩和勤通风。戴口罩和勤通风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方法,对预防结核病也同样有效。需要注意的是,与肺结核患者接触时最好佩戴N95口罩。勤通风可以稀释室内结核菌的含量,减少被感染的风险。建议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有结核病患者的家庭应掌握结核病防治的关键知识。结核菌有“3怕”,即怕光、怕热、怕酒精。怕光就是怕紫外线,阳光直射2小时以上就可以杀死结核菌。怕热就是怕高温,95摄氏度的热水煮10分钟可以杀死结核菌。怕酒精是指在酒精中浸泡20分钟就可以杀死结核菌。在日常生活中,结核病患者使用过的衣物、被褥可以经常晾晒,餐具可以煮沸消毒,接触过的物体表面用75%的酒精擦拭。


此外,还应该提醒患者去公共场所时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用肘部掩住口鼻,避免直接面对他人,咳痰后用纸将痰包起来焚烧。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家人和公众健康。


3.结核菌感染者积极进行预防性治疗。预防性治疗是指针对易发病的结核菌感染者使用抗结核药物,以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尤其是近期接触感染结核菌的人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此类患者感染结核菌后容易发展为结核病,因此,一旦被诊断为结核菌感染后,应接受预防性治疗。


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发生的结核病大流行被称为“白色瘟疫”,一度使人闻之色变。随着科学家对结核病本质的了解,加上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积极发现和合理治疗结核病,人们有望最终消灭这个长期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最后编辑于 2024-04-02 · 浏览 431

8 3 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