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内科自习室 ——钠代谢紊乱(一)
(一)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hyponatremia)指血钠<135mmol/L,仅反映钠在血浆中浓度的降低,并不一定表示体内总钠量的丢失。
根据血渗透压水平分为低渗性、等渗性和高渗性低钠血症。
①低渗性低钠血症根据容量状态再分为低容量性、正常容量性和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低容量性是指因使用利尿剂、呕吐、腹泻或出汗等丢失大量体液,钠的丢失多于水,体内钠总量下降引起;
高容量性是因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衰竭、补液过多而尿量减少引起(稀释)
等容量性低钠血症常见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等渗性低钠血症多见于妇科或前列腺手术时的冲洗液吸收综合征,如使用甘露醇、甘氨酸等。
②高渗性低钠血症见于注射高张液体(如甘露醇)或假性低钠血症(如因严重高血糖或高血脂)。
📖低钠血症的症状随血钠下降的速度和程度而异,按血钠水平分:
重度低钠(<120mmol/L),
中度低钠(120~130mmol/L)
轻度低钠(130~135mmol/L)。
👉低渗性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可表现循环衰竭、肢凉、脉细和尿少,随低钠血症的进展,细胞外渗透压下降引起细胞内水肿尤其是脑细胞水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嗜睡、反应迟钝,神经肌肉应激性改变如肌张力低下和腱反射减弱等。
当36~48小时内血钠低于125mmol/L或下降速度>0.5mmol/(L·h) 时,可出现抽搐、昏迷直至死亡。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可补充生理盐水,血钠低于120mmol/L或水中毒时,宜补充3%氯化钠溶液,有严重颅压升高症状时可用利尿剂或甘露醇脱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应限制水的入量,利尿同时补充由排尿所丢失的钠量。
(二)高钠血症
高钠血症(hypernatremia)指血钠>145mmol/L,伴有血渗透压升高>300mOsm/(kg·H,O)。
分为低容量性、高容量性和“正常”容量性高钠血症。
①低容量性高钠血症主要因失水>失钠引起, 总体钠减少,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主要治疗原发病,防止水的进一步丢失,补充足够的水,必要时适当补充钾和镁等。
②高容量性高钠血症多因心力衰竭、肾病和肝硬化等引起肾排Na+减少或摄入 Na'过多,患者常以神经精神症状(因脑细胞失水)为主要表现,病情严重可有神志恍惚、烦躁不安、抽搐、惊厥、昏迷甚至死亡。治疗主要是停止补充钠盐,给予袢利尿剂,同时补充5%葡萄糖,以促进钠的排泄。
最后编辑于 2024-04-01 · 浏览 1403